七年级历史下册《西学东渐》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西学东渐》学案

ID:31904415

大小:24.5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26

七年级历史下册《西学东渐》学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西学东渐》学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西学东渐》学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西学东渐》学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西学东渐》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西学东渐》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历史下册《西学东渐》学案  【导入设计】  出示图片:  导语:当今的中国,从饮食到衣着,从家居到交通,从生活到科技,随处可见西方文化的印迹。在当代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却在近代的中国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西学东渐之路。  【讲授新课】  一、开眼看世界  展示史料:  “大清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嘉庆  “中国之物,番人最重者,无若茶与大黄,非此二物,则病胀满而不治。今之互市,乃外夷不获已于外夷。“-------他们往往以为“绝茶与大黄不使出”,则可使夷人屈服。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  

2、问题:上述材料说明清朝什么状况?  学生:作为统治者的皇帝盲目自大,作为国家管理者的官员腐朽无知。  教师:我们可以用闭目塞听、愚昧无知来概括当时的中国社会。鸦片战争前后,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中国的思想界悄然发生着变化,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寻抵御外侮、强国富民之路,涌现了一批如林则徐、魏源等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先进知识分子。  展示有关林则徐图文材料。  文字:林则徐生平。1、翻译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集《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一种“参考消息”。  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  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

3、,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春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这是我国近代部比较系统介绍西方地理的书。  问题:依据材料,谈谈林则徐是如何“开眼看世界”的?  学生:翻译外国书籍,介绍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购买外国武器,进行仿制。所以说林则徐迈出了“师夷之技术”步,开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之先河。  展示有关魏源的图文资料。  图片:魏源和《海国图志》  文字: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魏源扮演了两个角色:他是黄昏时

4、的头鹰,理性地预告了天黑后的凄凉;他是黎明前的云雀,清脆的预告了天亮后的雾霭。  ---------周兴旺  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历史上关系,不得不谓细也------中国士大夫之稍有世界地理知识,实自此始。  --------梁启超评《海国图志》  日本明治维新变革的先行者吉田松阴,启迪他的书就是《海国图志》,他提出的口号是魏源呼喊的“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的《海国图志》在中国被束之高阁,而在日本却直催生了明治维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  问题;依据材料说明魏源是怎样开眼看世界的?  学生:编写《海国图志》

5、,指出“夷人之长技”及其写作目的。  问题: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学生:,周兴旺、梁启超等人高度评价魏源及其著作。第二,《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起了不同的作用。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你如何认识这一时期的西学活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概括:,重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第二,主要通过翻译西方书籍、著书立说方式宣传,没有实践活动;第三,从此,学习西方成为思想主流,具有开先河、启迪的作用;第四,学习西方只停留在技术层面。  二、体用之争  展示图文材料。  图片:太平天国运动图《北京条约》签订  问题:上述图片反映了清政府面临什么情况?  学生:内忧外患  教

6、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门户向更多的列强开放,西方文化有力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维护清政府统治,在地主阶级内部产生了分歧。  展示文字材料。  材料一: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之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材料二: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古往今来未闻有持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  -------《同治六年大学生倭仁折》  问题:上述材料在对待西学上有何不同主张? 

7、 学生:材料一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材料二反对西学,主张用中国的伦理纲常维护清朝统治。  学生探究活动一:与“开眼看世界”相比,这一时期的西学东渐有什么继承和发展?  探究活动二:如何认识这场争论?  展示有关早期维新代表人物的图文材料。  图片:王韬、郑观应  文字:商富即国富---------此西国所以恃商为国本欤。  --------王韬《弢园文录》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故议院者,大用之则大效,小用之则小效者也。  问题:从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