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文化的探索_4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_4

ID:31905672

大小:28.9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26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_4_第1页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_4_第2页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_4_第3页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_4_第4页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_4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_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寻找夏文化  用考古的方法探究传说中的夏史  史传说、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和关系  对其他历史奥秘的探究  提供材料  历史比较  探究问题  夏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探索夏文化的重要意义  发现二里头  遗址  考古学家徐旭生对“夏墟”的考古调查二里头遗址  的发掘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过程及成果历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2、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和发掘。  难点  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的联系、区别。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二里头文化的发掘:寻找夏文化、发现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这些内容一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和基本常识,另一方面又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二里头遗址及二里头文化的考古成就,有助于学生理解“传说”与“史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仰古、述古、探古,进而考古,向来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明显的学术特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首发其端,汉代司马迁撰写《史记》,北魏郦道元作注《水经》。他们对相关的遗迹遗物,尽可能地做到亲自考察和

3、调查,既能辨史又可补史。这种寻根追源的治学态度,为后世学术上的探古、考古树立了榜样。此后,山河间的访古和书斋式的究古相继开展,特别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成了唐、宋时期的文化时尚,逐渐兴起了一门新的学问——金石学。他们也为中国考古学的起步铺设了最早的一段道路。  0世纪初,近代考古学从西方传入。中国学者继承金石学的研究成果,学习并运用西方考古学方法,开始从事田野考古,通过历史物质文化遗存,探寻和认识古代社会,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如北京周口店遗址的发掘、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都取得了重大收获,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俗称“锄头考古学”的诞生以及中国考古学

4、体系的基本完善,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与文化界的大事。它从材料和方法两个方面彻底刷新了持续数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史学传统,不但为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开拓出更加广阔的研究天地,也为一切关心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人们提供了可贵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源泉。  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进行,田野考古勘探、调查和科学发掘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蓬勃有序地开展,许多重要的典型遗址和墓地被发掘出来,重大发现举世瞩目。它们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文化相连,不仅弥补了某些地域上的空白,而且衔接了年代上的缺环,为研究中国古代史、文化史、科学史以及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了

5、珍贵、丰富的实物资料,极大地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专业的研究和发展。这段时间被学术界称为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  夏朝历史究竟是“传说”还是“史实”?后世关于夏朝历史的记载,目前考古界尚未发现夏代文字资料和比较完整的年代学标尺可以证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夏朝历史仍然属于传说的范畴。不过,古史传说中夏商周三代一体,商周已经相继被证实,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夏朝同样会被证实,此其一;而且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中有些内容的确与传说中的夏文化很相似,这又是促使人们相信夏文化存在的重要因素,此其二;再说,商代甲骨文已经是很发达的文字,这种文字应该有相当长的发展

6、过程,而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存中曾发现有刻画痕迹,很像是文字的雏形,人们相信,这个过程在时间上与传说中的夏文化吻合,夏文字只是尚未发现,不会没有文字保留下来,此其三;最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传说中的夏朝与商周有很多共同点,而夏以前的文化遗存与夏朝也有许多共同点,但与商朝则很不同,若没有一个夏朝,夏以前的文化与商朝之间的巨大鸿沟就很难沟通和弥合,这中间数百年的历史空白就无法解释,只有把夏朝当作信史,夏商周的文明史才完整,此其四。根据以上四点,人们普遍相信夏朝应为“史实”,而非“传说”。  本课引言由文物插图和文字两部分组成。插图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

7、乳钉纹铜爵,形态为长流短尾,束腰平底,三棱锥足,并装饰有乳钉纹,乃二里头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字内容则重点介绍,由于历史学家顾颉刚的“疑古”,无意中指出了一条探索夏史的路径。1959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使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并开始的考古学上夏文化的探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建议教师以插图和文字内容为素材,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并思考问题:顾颉刚的疑古与探索夏史有何关系?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简要介绍顾颉刚其人,带领学生学习本课。  目“寻找夏文化”  教材首先阐述了顾颉刚等学者质疑历史文献中有关夏史的“传说”,其后,随着中国近代考

8、古学的发展,学术界开始将历史文献的传说材料与考古发掘的实物材料相印证,对夏文化进行探究。最后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