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另一种可能

真实的另一种可能

ID:31909518

大小:4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27

真实的另一种可能_第1页
真实的另一种可能_第2页
真实的另一种可能_第3页
真实的另一种可能_第4页
真实的另一种可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真实的另一种可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真实的另一种可能——论中国先锋小说的真实性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任课教师晏红教授年级2013级专业中国当代文学班次3班学号2013041姓名马露莹...真实的另一种可能——论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真实性摘要:20世纪80年代,随着政治经济形式的变动发展,西方文艺思潮的大量涌入,中国当代文学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先锋小说在内容上不遗余力地对传统文学的深度意义模式和真实观进行解构,在先锋者的观念所及之处,原有的真实观早已失去了实际效

2、用,真实并不是一个与虚假绝对对立的客观概念。同时先锋小说追求形式主义的美学原则,虚构和空缺成为必要的叙事技术。关键词:真实性先锋小说虚构空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政治经济的主题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垄断式的思想模式遭到排斥、否定,各种思想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发展、碰撞,西方的各种学说也涌入中国,一时泥沙俱下,冲击着处于激奋状态中的中国作家,先锋派无疑是其中最突出的一批。先锋派在文学史上并不是一个具有明确标语或组织的流派,其命名在当时的评论话语中也是名目繁多如“新潮小说”、“现代派小说”、“实验小说”、

3、“探索小说”等,“他们主要有:马原、洪峰、残雪、扎西达娃、苏童、余华、格非、叶兆言、孙甘露、北村等人。”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79。先锋派对中国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受到西方现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使他们有了迥然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文学观,更或者是世界观。他们背弃了受主流意识形态约束的传统文学观,拆散了传统小说的深度意义模式,消解典型的叙事结构,试图在小说“怎么写”的技术主义中重获新生。一、在内容真实上的撤退“真实”一直以来是作为作家艺术创作的一个客观标准,尤其

4、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小说,将“文学是现实的写照”...这一条款封为圭臬,敬若神明。然而,这一神明却遭到了先锋作家的集体摒弃。他们认为真实的世界即使存在也是不可达到的,不可达到也就意味着不可认知,所以也就不能赋予义务。真实世界开始遭到先锋者们的怀疑和拒斥,真实在生存意义上也就没有作为安慰的可能了。在这个逻辑下“任何关于世界真实性的说明,如果不是出自意识形态的欺骗,那就是来自善意的虚构。”王又平:《转型中的文化迷思和文学书写——20世纪末小说创作潮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2一度为人所信奉的

5、真实世界只能是一个人工赝品——伪造的真实,虚假的真实,先锋作家就是要用一己之力去“解构各种意识形态体系对于真实性所作出的种种承诺,以及他们所虚构的种种神话。”同上(一)、对生活真实的怀疑革命时期,作家大多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采用昂扬的宏大叙事视角构建理想文学图式,这种昂扬的直接视觉效果就是省略现实,现实的日常生活被排挤到主体的视域之外。到了80年代,理想的革命文学模式轰然坍塌,只留下断瓦颓垣,作家们将视线下移到一度被省略的日常生活,既看到了日常生活的“一地鸡毛”,更看到了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规范

6、法则和经验模式下掩饰的种种虚假,在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中现实生活的真实是作品虚构的一个不可超越的界限,即他们的虚构必须以生活真实为基础为依据来进行创作。作家笔下的故事可以千变万化,任凭想象对生活进行各种各样的排列组合,但是这个改变并非针对生活真实本身。而以西方现代理论为基础的先锋作家能够对日常生活真实怀着强烈的怀疑主义,他们不再相信世界表象上的因果关系和采用计算、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一直作为产生规范法则的客观现实经验世界成了先锋者们的众矢之的。现代哲学先驱尼采说:“因果性这个概念毫无用处,从状态的

7、必然秩序中不能引出因果的关系……用因果性来阐释事物的变化乃是一种错误。”尼采:《权力意志》,漓江出版社303-304。先锋派力图拨开日常的虚假的生活规律将生活底层的差异性和偶然性复辟归位。日常生活是不真实的,是“消解自我”和导致“个性缺失”的普遍经验。余华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否定现实生活,寻找另一种相对的背后的真实。“到〈现实一种〉为止,我有关真的思考,只是对常识的怀疑,也就是说,当我不再相信有关现实生活的常识时,这种怀疑便导致对另一部分的真实的重现。”...余华所说的另一种真实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重现

8、的?余华在他的另一篇《虚伪的作品》中说:“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我觉得真实是对个人而言的。”余华:《我的真实》,《人民文学》1989年第3期。余华认为假造的真实与本真真实在日常生活中参差交错,不可认知,真实只能是相对个人的精神世界而言的,是个人意识中的幻想、意念、梦境,只有通过个体对世界的回忆和感知才能存在。“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写到后来我发现了,现实给了我超现实,通过超现实我又回到了现实。”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