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设计

xx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设计

ID:31918005

大小:34.6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1-27

xx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xx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xx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xx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xx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xx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课题  长度单位  本节课题  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本节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妈妈和爸爸比,谁高?谁矮?“高

2、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一步、一庹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疑问: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

3、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就表示厘

4、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  教师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你也能用l厘米说一句话吗?学生积极发言。  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

5、,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o到7呢?  教学例3。  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汇报交流。  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怎么量?  实践应用。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看你估计得是否准确。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6、  认识厘米本来知识点并不复杂,但是本节课,我却上得有些手忙脚乱,课上同学们似乎并没有听懂课的重点在哪,这让我很是苦恼,可是细想想,这又能埋怨谁呢?只能怪自己。本就是新学期的堂课,同学们还没有完全做好告别暑假的收心工作,我就把一堂如此尘就以说教为主的数学课带到了同学们面前,让同学们怎能接受。现在想想,这堂课,我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权,其实,我应该把情境引出,把问题引出后,就放手让同学们想办法去量,去发现问题,去探究问题,这样的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老师呀,请不要以任何理由让我的课堂回归旧社会。  单元课题  长度单位  本节课题  第2课时认识米  本节课型  

7、新授教学目标  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建立1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  理解1米=100厘米。  教学准备  师:米尺、一支铅笔、一根筷子、卷尺、皮尺。  生:长的绳子、学生尺、铅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引入。同学们,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么长的布料,如果用你手上的尺子量,你觉得合适吗?  教师指出:量布、长绳等比较

8、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比厘米长的长度单位“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