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的体例创新与文学价值

《汉纪》的体例创新与文学价值

ID:31953567

大小:1.59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1-29

《汉纪》的体例创新与文学价值_第1页
《汉纪》的体例创新与文学价值_第2页
《汉纪》的体例创新与文学价值_第3页
《汉纪》的体例创新与文学价值_第4页
《汉纪》的体例创新与文学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纪》的体例创新与文学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汉纪》的体例创新及文学价值一、《汉纪》的编撰及产生的社会诸条件1、《汉纪》的作者及编撰《汉纪》的作者荀悦,字仲豫,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学贯儒法的大师荀卿的十三世孙。苟氏在苟悦的祖父苟淑~代开始成为有明确历史记录的世家大族,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许多历史事件都有荀家人的参与。苟淑在世时,就已经取得了很高的社会声望:“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皆师宗之"(《后汉书·苟淑传》)。Il】苟淑有子八人,时人谓之“八龙”。当地官员还因为传说中的高阳帝同样有才子八人,而将荀氏所居“西豪里"更名为“高阳里"。苟氏家族在颖川最初属于地方豪强性质的大族。史载,荀淑“博学不好章句,

2、多为俗儒所非’’,(同上)又说荀悦“家贫无书’’(《后汉书·荀悦传》),f2J苟悦作为苟淑长子荀俭的小儿子,家罩竟然会穷得连书也没有,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世说新语·德行》中记载了陈塞一家与荀淑一家的交往:陈太丘(陈蹇)诣荀朗陵(荀淑),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陈纪)将车,季方(陈谌)持杖后从,长丈(陈群)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荀靖)应门,慈明(荀爽)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荀或)亦小,坐著膝前。【3】苟淑让自己的儿子亲自去应门、劝酒、布菜,并不能说明苟家也像陈家一样的“贫俭无仆役’’,而是苟淑作为有着较高德行修养的人为了不使客人感到尴尬,

3、故意忽视自己的经济地位来拉近彼此之间距离的行为。这说明荀家平时是有仆役的,而雇得起仆役的人家又怎能买不起书呢?其实,这两句话共同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苟氏最初并不是以文化上的优势进入仕途的。而豪强大族苟氏和中央政治家族陈氏的交往甚至影响了天文的变化:“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世说新语·德行》),“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贤人聚”"(《世说新语·德行》引檀道鸾《续晋阳秋》)。这当然有可能是后人故意夸大,但由此可见这件事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地方豪强在与中央政治人物的交往中,接受了先进的文化。由于受陈氏的影响,荀氏才出现了苟爽、荀悦这样的大学者。

4、荀悦出生于公元148年,此时正值桓帝朝,说它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也不为过。“桓灵”简直成了政治黑暗、王朝末路的代名词。从公元148年至165年,十七年的时间,有史可载的大大小小的起事起义就十六起,各地烽烟不断。苟悦的父亲苟俭曾做过朗陵地方的长官(见《--国志·魏书·苟或传》注引《荀氏家传》),【4J早卒。荀悦在很小的时候已显示天赋,“悦年十二,能说《春秋》。家贫无书,每之人间,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诵记。性沉静,美姿容,尤好著述”(《后汉书·苟悦传》)。网在公元166年,也就是苟悦十八岁那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宦官迫害正直知识分子的“党锢之祸”,第二年

5、虽赦党人,然皆归乡里,书名三府(太尉、司徒、司空官署),禁锢终身。两年之后的169年,宦官开始向党人开刀,钩党狱起。在这次血腥的杀戮中,荀淑的侄子荀昱因与“大将军窦武谋诛中官,与李膺俱死"(《后汉书·苟淑传》)。【6l而几乎所有的族人与朋友都是受禁锢的对象,这对青年的荀悦打击一定不小。于是荀悦在家潜心读书,但同时心系国家,耐心等待出仕的机会。此时,荀悦还“时人莫之识,唯从弟或特称敬焉’’(《后汉书·苟悦传》)。17]苟氏家族能够取得崇高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荀或。苟或在汉末的乱世中独具慧眼,选中了曹操作为自己辅佐的对象。荀或深知自己的从兄苟悦

6、有深博的学问、济天下的大志,而无贪图官禄的俗气。所以,苟或在初平二年弃袁绍投靠曹操,在五年后的建安元年,在自己已经跟随曹操打下稳定的政治基础、地位有了保障、迎献帝入许的蓝图马上要实现、汉室中兴有望的时候,才推举苟悦做汉朝廷的文书工作。荀悦于是“初辟镇东将军曹操府”(同上)。曹操作镇东将军是在建安元年六月至九月,所以荀悦亦是此年在苟或的推荐下出来做官。“献帝颇好文学,悦与或及少府孔融侍讲禁中,旦夕谈论"(同上)。“帝好典籍,常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乃令悦依左氏传以为《汉纪》三十篇,诏尚书给笔札。辞约事详,论辩多美"(《后汉书·苟悦传》)。Isl然而,

7、荀悦著述《汉纪》,似乎并不像人们想当然认为的那样:“是时曹公专政,天子端拱而已。上既好文章,颇有才意,以《汉书》为繁,使悦删取其要,为《汉纪》三十篇”;【9J“时政移曹氏,天子拱己而已。悦志在献替,而谋无所用,乃作《申鉴》五篇”(《后汉书·苟悦传》)。【10J现在我们就抛开所谓的正统观念来客观的评价荀悦及其《汉纪》的思想。《后汉书·荀悦传》记载:“献帝颇好文学,悦与或及少府孔融侍讲禁中,旦夕谈论"。关于谈论的内容我们虽不得而知,但我们至少知道这几个人当时的想法。荀或是最早投靠曹操的谋士之一,后来曹操的许多心腹如苟攸、郭嘉等,都是由苟或举荐的。曹操的崛

8、起,苟或功不可没。在建安后期苟或和曹操产生分歧,焦点是在拥“曹”拥“汉"的问题上,但那已是荀悦死后的事了。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