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在职教师

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在职教师

ID:3205273

大小:12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1-20

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在职教师_第1页
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在职教师_第2页
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在职教师_第3页
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在职教师_第4页
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在职教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在职教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在职教师及岗前教师的影响[内容摘要]我组人员利用暑假在多个高中进行关于高中教师以及师范生对新课程改革的调查,我们通过走访,向教师及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以及查阅相关统计书籍等途径获取大量资料,深入了解了广大教师及学生对新课改的认识,我们发现虽然大多数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都怀着支持的态度,并且教师都积极参与实施,但是依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只有一定的适应度。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观念,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注意、多引导。要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积极探索,在新课改的潮流中找到自

2、己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对调查的数据,原始材料进行汇总分析,与此同时,结合相关人士对此的看法,提出了我们的一些建议和解决措施。[关键词]新课改适应程度教学改革业务能力转变观念影响[正文]一引言历史已经证明,教育在把握人类自身命运,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由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综合国力的竞争必定聚焦到教育上来,从这一意义讲教育乃是世界各国竞争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制高点,谁就将占据主动的地位,谁就最终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但是,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

3、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所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二调查结果及其原因分析同学们利用暑假时间,分别到各自的高中母校进行采访调查,同时发放问卷,最后,我们组还集体到桂林市首府市范中学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共收回有效问卷份(其中教师问卷100份),经统计调查,得到调查结果如下:(一)教师问卷的问题分析(注:调查的老师几乎全是数学教师):1、被调查教师的的基本情况及其对新课改的了解程度:表一教师的教龄教龄5年以下5-10年11-20年20年以上人数50122612表二教师的学历表:学历中专以下中专大专大学大学以上

4、人数000928表三教师对课改的了解程度:了解程度非常了解一般不是很了解一点都不了解人数68491从表和图表可知,被调查的教师队伍中,他们都是学历较高的教师,并且恰好一半的教师都是年轻教师,他们刚刚从事工作不久,对于这部分教师,由于他们的观念比较新,所以也许对新课改就并不陌生。但同时也看到时间段为11-20年的教龄教师也占了24%,而其它两个教龄段的教师也各占有12%的比率。但是我们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知道有90%的教师对课改有一定了解,这些都说明课改已经深入人心了,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课改的实施程度。此外也有10%的教师对课改了解不是很深入。这

5、些都反映要更好地实施课改政策还需要一段时间和努力。2、课改对教师的要求(1)参与课程改革实验后,你的工作量与以前相比,得到的表和饼图如下:要求增加许多增加一些基本没变化有所减少人数2133397从饼图可知,课改对于教师的要求有所提高了,但是部分教师对课改适应很快,有部分的教师感觉没有变化,同时7%的教师却反映工作量还有所降低。接下来分析课改对教师间的交流,表格如下:程度明显增加有所增加同以往一样有所减少人数2748241比率27%48%24%1%这表格反映课改促进了不少教师之间的交流,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工作下面我们再对“自己的业务能力是否适应课程

6、改革”进行分析:适应程度完全适应基本适应有一定距离不能适应比率21%69%9%1%这又反映了90%的教师已经能够适应课改的要求了。这反映新政策的实施尽管一时间会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同时也使他们的经验得到了积累,能力得到了加强,这侧面反映新课改已经势在必得。事实上,新课改对教师的影响确实很大,他们的工作量明显增加。因为要接受新知识,所需时间往往要增加,陌生的东西毕竟需要细嚼慢咽才能消化,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业务能力逐渐适应变化中的新课改。在自我提高的过程中,75%的教师认为自己与同事们的交流有所增加,这种交流是学习的过程,他们可以获得知识与经验

7、,并且从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作为当代教师,特别是在新课改的情况下,对教师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不仅仅在知识上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还要在自身素质与态度、品德等方面逐步提高。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理解学校和周围世界的新环境,具备创新知识,以适应新课程改革。3、课改的适应性和实用性的体现“您对新课改的适应程度”的表1:适应程度很适应基本适应基本不适应不适应人数277210“您认为新教材是否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表2:体现程度完全体现基本体现体现较差不知道人数078211您在教学中是如何利用教学的表

8、和图表:如何使用完成按教材组织基本按教材组织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按自己的想法组织人数024760这些反映教师中基本适应课改要求了。时代在发展,新事物只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