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效能的影响——基于i某研发团队的实证分析

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效能的影响——基于i某研发团队的实证分析

ID:32130336

大小:2.76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1-31

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效能的影响——基于i某研发团队的实证分析_第1页
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效能的影响——基于i某研发团队的实证分析_第2页
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效能的影响——基于i某研发团队的实证分析_第3页
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效能的影响——基于i某研发团队的实证分析_第4页
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效能的影响——基于i某研发团队的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效能的影响——基于i某研发团队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绪论1.1研究背景1·绪论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知识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组织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对组织绩效的提高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团队成为高效组织应付环境变化的最好方法之一。对于我国企业而言,他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为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组织管理者也已经开始探索和考虑适合于当今形势的有效管理方法。团队这种组织形式逐渐开始在国内企业中盛行,因而研究如何使团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就显得非常必要。而现在在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研究者的目光从显现的外在

2、行为逐渐深入到个体内在深层的信念、价值观及知识构成,探讨行为背后的决定因素,正是在这样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中,激发了国内外学者对心智模式的探索。由于共享心智模式能解释不同团队的效能为何会存在差异以及它能促进团队效能的提高,因此在团队研究中占据着前沿的地位。在工作团队中,成员以相似的方式来描述、解释和预测社会事件,团队中成员共享的知识和信念结构,能使他们形成对工作环境适合的解释和预测,协调彼此的行动,使行为适应于环境或其他成员的要求。在共享的心智模式下,团队成员会以心照不宣的默契、一致的行动来完成团队作业。“共享心

3、智模式”的提出对于帮助我们理解团队效能,特别是理解和解释不同团队的效能差异有很大的帮助。共享心智使式对团队效能的影响一基于IT研发团队的实证分析1.2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目的目前研究者们关于共享心智模式的实证研究远远落后于理论阐述,并且在国内的样本也很少。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IT团队为对象,从团队层面来分析共享心智模型各个维度与团队效能之问的影响关系,从而对我国研发团队的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同时对探讨我国企业各种类型的团队建设与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1.2.2理论意义本研究尝试采用文献查阅法、问卷法等研究方

4、法,来探索研发人员共享心智模式的内容结构,丰富了共享心智模式的理论体系。而目前,专家学者对共享心智模式的研究基木上是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现场研究较少,而且缺少在我国样本中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在我国背景下开展实证研究,选择IT行业这个特殊的群体,探索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对团队效能的影响,具有其代表性,因为IT研发团队其本身的独特性比其他团队更需要共享心智模式的达成。因此,本研究不仅可以为我国背景下共享心智模式与团队效能关系的研究增加新的实证资料,还将给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决策提供更直观的借鉴和参考。1.2.3现实意义本研

5、究旨在探讨为了成功的研发,团队中的成员需要共同拥有哪些知识和信念,也就是说,他们需要在哪些内容上达成共享。研究的结果可以向管理者们表明,共享心智模式与团队效能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关系,如果存在,可以将实证的结果呈现给管理者们,让他们重视“团队共享”的意义,从而采用正确的方法提高团队成员想要达成团队共享的愿望。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体现在选择研发团队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其研究结论21.绪论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研发团队的建设,从而有利于整个IT行业的发展,同时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1.3研究思路与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研发团

6、队为对象,探讨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效能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关的管理和建议。文章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在于阐述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思路与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对共享心智模式、团队效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已有研究进行总结、综述,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研究设计。提出研究的总体框架和研究假设。第四章,问卷研究与分析。主要包括研究问卷和调查对象的确定、对问卷的信度及效度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假设。第五章,研究结论和建议。总结数据分析所得出的结

7、论,并有相对性的提出提高团队效能的对策及建议。最后提出本研究的局限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共享心智模,L对团队效能的影响一基卜IT研发【11队的实证分析国内外研究综述2.1关于共享心智模式的研究2.1.1心智模式的定义在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面世后,“学习型组织”以及“心智模式”等术语成了管理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们涉及较多的专业名词。其实它们并不是从《第五项修炼》中而来的新词汇,心智模式(mentalmodel)概念最早是由苏格兰心理学家Ke衄emCraik在1943年提出的,他认为心智将现实建构成“小型的模式

8、”,并用它来对事件进行预测、归因、以及做出解释。目前引用最频繁的关于心智模式的定义是Rouse和Mo而s于1986年提f{j的,他们认为心智模式是一种心理机制,人们利用这个心理机制可以描述系统目标和形式,解释系统功能,观察系统状态以及预测系统的未来状态。这里的描述、解释和预测三个词最为关键,它们表达了心智模式的功能。Johnson.Laird(1989)认为,心智模型的主要作用是使得人们能够形成推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