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学习与实践下思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学习与实践下思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ID:32166236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1

新课程改革学习与实践下思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_第1页
新课程改革学习与实践下思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_第2页
新课程改革学习与实践下思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_第3页
新课程改革学习与实践下思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学习与实践下思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新课程改革学习与实践下思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四川省芦山县明德小学  谭世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在不断地摸索与实践中力求为孩子们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平台。实践中我有这样的体会:一、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我们手上的“教材仅仅是众多媒体的一种,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他人在交往和对话这种独特的情境中,对课程文本进行再加工、再建构,在这种加工和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某种情感的体验、生命的感情、价值

2、的某种成熟,同时,知识和技能的锋利是水到渠成的必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既让教材为我所用,又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根据学生的实际增删、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激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巩固课时,我把班上的孩子分组(买东西的、卖东西的),在班上设计出一个模拟购物情景,让学生在采购中学会认识价格、学会简单的元角分的计算,甚至学会怎样识别假帀,从而让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二、知识的传授方式不再限于单

3、一性,而是逐渐走向多样化:有这样一句话:“探究发现的,是充满生命的活知识,是知识之源,是发展之端;而灌输授予的,是孤立静止的死知识,是知识之终,是发展之末。”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单纯的教给学生知识,也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说明“我们今天要学什么”,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把知识当作一种现象、问题去研究,经历观察、思考、讨论、合作、甚至争辩、动手实践等过程后构建知识,而后发现自己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如判断“时针、分针、秒针重合时只有12时”,引出了学生这样的想法:“1到12时都有可能重合的时候”,但学生是这样举得

4、例子:“1时5分,时针指着1,分针正好指着1,”其实是孩子们忽略了1时5分已过了1时,时针会偏离1一点的,这时,我让他们把手里的钟拿出来具体动手转一转,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验证出这名话的正误。这样的过程从内容上看是生活化的,从方法上看是活动化的,从过程上看又是具有研究性的。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着和谐平等的关系。4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放下架子和所谓的“尊严”,从讲台上走下去,和孩子们做朋友,用心体会孩子的心灵深处,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让他们感说、感想、感做,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万

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我故意这样出错:1304›897,这时有个别孩子小声地说我错了。我故意学着他们说话的口气撒娇道:“是你们这些小老师刚才教我的,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嘛!1是没有8大呀!”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角色变换,让孩子们都个个争先恐后的叫着“我来教你!”短短半分钟时间就把课堂气氛升到了和谐、轻松的学习高潮,这节课效果可好了。四、注重对孩子思维的训练。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具有抽象性、准确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过程教学,让人人都有所学。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两位数的加法口算

6、”时恰逢植树节,我便把这节课设计成了一节植树活动课:先让一位“小小采购员”到树苗超市去选购两类树苗算出它们的价格(36+28=64),就让全班孩子经历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验证价格和的正确性,以便顺利买到树苗。有些用个位、十位分别相加后再合起来的方法、有些只把28分成20和8再用36分别去加的方法、有些是叫做28拿4给36凑成40再加班费4的方法……甚至有一个小朋友居然把28看成30与36相加后,多算了2再减2的方法,迎来了所的同学不约而同的掌声。然后回顾一下这些方法,让孩子自己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再

7、次到树苗超市去选购植树所需的两样劳动工具,和同组一起验证结果的正确性。这样,让孩子从小养成多角度、多种方法思考问题的习惯,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他们就会用发散思维的观点来考虑和分析。并且,这样活动设计,让孩子亲身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即《课标》所要实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等课改理念。五、合作、竞争,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合作是为了让孩子增强责任感,学会在合作中如何尊重别人、倾听别人、评价别人,学会如何才能更好的表述自己的观点;而竞争的目的不是激起学生

8、间的矛盾,而是学会取长补短、求同存异、意见统一、“小我”成全“大我”,以便更好的合作。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来源时,学生已从1至8的口诀学习中获取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小小组(四人小组)的形式自由选择关于9的一句口诀讨论得出的来源,并要求组内有分工(一个负责说出“几个几”、一个负责说出算式、一个进行计算、另一个向本组的小老师汇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