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语文学习倦怠分析

中职生语文学习倦怠分析

ID:32223993

大小:8.77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2-01

中职生语文学习倦怠分析_第1页
中职生语文学习倦怠分析_第2页
中职生语文学习倦怠分析_第3页
中职生语文学习倦怠分析_第4页
中职生语文学习倦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职生语文学习倦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1绪论1.1问题的提出1.1.1课题研究背景“学习倦怠”到目前还没有科学的定义,但是“倦怠”意思主要是表示疲倦懈怠,疲劳困倦,厌倦懈怠之意。这个概念在上世纪70年代引进到心理学领域,并引起了诸多研究者的兴趣。早期主要研究集中在职业行业。随着倦怠领域的深入发展,逐渐被引入到学习领域中。到目前为止,对于“学习倦怠"的思考,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不同层次的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涉及到研究生,大学本科生,高职类,中小学生以及部队学员等。多年来,研究者都主要从两方面来研究。首先是在心理学方面,分析了人格特质对学习倦怠产生的作用;其次,从学习倦怠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以及采取对策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

2、成果。但是笔者发现,在学科方面的学习倦怠,研究者甚少涉及,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学习倦怠则无人涉及。1.1.2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根据现有的研究基础,深入系统的探讨中职生语文和学习倦怠的关系。通过对当前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影响因素等方面和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师的调查分析,着重讨论在语文课堂教学时缓解“中职生语文学习倦怠”的办法和实施原则,形成理论框架,进而为广大的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中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来为学生解决学习倦怠问题,也为广大研究者持续研究“语文学习倦怠"提供一些思路和途径,更好的和谐“教"与“学"问题。同时,也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2研究的意义1.2.1理论意义本

3、课题通过研究首先加深对学科学习倦怠的认识以及对中职生语文学科学生学习倦怠的认识,从而丰富学科学习倦怠理论研究。在检索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时,笔者发现,当前对学科的学习倦怠研究很少,涉及的领域狭窄。特别是中职生的学科学习倦怠研究。本课题笔者研究的对象则是中职生,旨在从中职生语文学习的角度探讨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影响、成因及对策等方面,目的是为了得出今后在语文课堂教学时缓解“中职生语文学习倦怠”的办法和实施原则,试图可以为今后其他学科及其他阶段语文学习倦怠的探索提供一些理论和操作方法。也可以说是有利于对语文学科学习倦怠的干预多提供一个视角。万方数据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2实践意义学习

4、倦怠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综合反映,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职生学习现状的崭新视角。可以寻找到更多有效的办法,来缓解中职生的语文学习倦怠情况,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引起人们关注中职语文学习倦怠问题,从而缓解中职生语文学习倦怠的状况,促使中职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保持终身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激发中职语文教师对课程探究的思考。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由于部分老师缺乏有效的教学,实施操作中也忽略了中职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造成了学生学习倦怠。而我们本课题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立足教学一线,旨在通过对当前中职生语文学习的现

5、状、原因、影响等方面和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师的调查分析,着重讨论在语文课堂教学时缓解“中职生语文学习倦怠”的办法,总结出实践操作经验,形成理论框架,进而为广大的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中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来为学生解决学习倦怠问题,也为广大研究者持续研究“语文学习倦怠”提供一些思路和途径,更好的和谐“教”与“学”问题。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推动语文教学的转变。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中职语文教育发展。1.3研究现状综述1.3.1研究趋势表1.1:年限201320122011201020092008——20042003——1994中学生(初高103l291522

6、27O中)学习倦怠中职(专)生05251学习倦怠“学习倦怠”在1994年开始受到关注,而“中学生(初高中)学习倦怠”在2006年开始(王晓丽《中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思考及对策》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1㈣)。在2006--2008年这一阶段发展速度不算太快,这3年仅有27篇相关文章发表。2009年达到小巅峰,仅这一年就有22篇相关文章发表。而在2010年呈下降趋势,这一年仅有15篇相关文章发表。2010年之后开始上升,2011年发表了相关文章29篇,2012年31篇。①王晓丽.中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思考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12万方数据1绪论“中职(专)生学

7、习倦怠”研究主要是从岳亮和蒋淑桃两位老师合作在2001年发表在卫生职业教育刊物上的关于卫校护生学习倦怠心理原因的调查与对策的文章开始。相对于来说较早,但是相关的研究却很少,2005年2篇,2006年3篇,2009一至今,呈现缓慢曲折的发展趋势。1.3.2关于学科学习倦怠的研究表1.2类型各学科学习倦怠情况项目语文教学英语政治总计中学生(初高中)3412221中职(专)生03205我国从2005年步入学科学习倦怠的研究,即杨旭的《中专数学“弱势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