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二单元学案带答案

必修三二单元学案带答案

ID:32272476

大小:265.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2-02

必修三二单元学案带答案_第1页
必修三二单元学案带答案_第2页
必修三二单元学案带答案_第3页
必修三二单元学案带答案_第4页
必修三二单元学案带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三二单元学案带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中国小说欣赏》选修主备人:审批人使用日期:学案编号:班级:姓名:小组:【课题】《蜀道难》【课型】预习展示课【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把握其意境,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2.熟读成诵,准确默写全诗,仔细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学习重点】1.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2.诗歌内容的鉴赏【学习时间】2课时【学法导航】反复诵读【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丰富,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

2、上继屈原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2、关于蜀道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3、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目的唐代孟棨的《本事诗》和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都记载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出示《蜀道难》,博得“谪仙”雅号的事。可见这是李白的一篇习作,大抵以

3、驰骋文采为高,未必有什么寓意。李白年轻时多模仿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诗文,以超越古人为能事。杜甫曾论李白诗说:“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从诗意来看,这是一篇送友人入蜀的诗歌,大约作于唐天宝初年。同类题材的作品在李白集中还有五言律诗《送友人入蜀》和《剑阁赋》,可以相互印证。因为贺知章的赏识,李白名声大振,从此奠定了“诗仙“的地位,《蜀道难》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学习过程】一、预习要求1.依据预习案通读全文,有感情的朗读,借助知识链接,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以及诗歌的浪漫主义手法。2.书面完成预习检测题。

4、二、预习检测一、实词1.通假字①所守或匪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 ①“匪”,通“非”。②“鹤”,通“鹄”。2.一词多义①难②尔③尚④危⑤坐点拨 ①音nán,形容词,与“易”相对/音nàn,名词,灾难/音nàn,动词,责难,质问 ②代词,那/代词,这,这样/通“耳”,罢了,而已 ③副词,尚且/动词,崇尚,尊重/副词,还④形容词,高/形容词,危险/副词,正,端正 ⑤副词,徒/动词,犯罪,犯法/介词,因为/名

5、词,通“座”,座位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中国小说欣赏》选修主备人:审批人使用日期:学案编号:班级:姓名:小组:3.词类活用①猿猱欲度愁攀援:________________②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③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__④使人听此凋朱颜:________________⑤砯崖转石万壑雷:________________⑥侧身西望长咨嗟:________________⑦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

6、__________答案 ①为……发愁,为动用法。②向西,名词作状语。③雄鸟、雌鸟,形容词用作名词。④使……凋谢,使动用法。⑤使……滚动,使动用法。⑥向西,名词作状语。⑦使……回转,使动用法。二、虚词1.乎2.但点拨 1.表感叹,啊、呀/语气助词,无义/介词,相当于“于”,对/介词,相当于“于”,在 2.副词,只,仅/副词,只管,尽管/连词,不过,只是/副词,只要,只须三、句式1.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2.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__3.又闻子规啼夜月:___

7、_____________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________________5.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________________点拨 1~3省略句 4.介词结构后置句 5.宾语“胡”前置三、探究展示探究点一(名句赏析):1.开篇两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全文中有何作用?2.文章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探究点二(提炼概括):1.全文的主旨句在文中反复出现,作用是什么?探究点三(鉴赏评价):1.诗中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有什么作用?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

8、不拔之志。(苏轼)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中国小说欣赏》选修主备人:审批人使用日期:学案编号:班级:姓名:小组:1.第二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四、当堂检测1.默写。①诗人描写在山巅行走的艰难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展示蜀道一派奇丽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