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ID:32281981

大小:4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02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_第1页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_第2页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_第3页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_第4页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与朱元思书》练习题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又快又准!)缥()碧泠泠()作响嘤嘤()成韵鸢()飞戾天互相轩()邈()2、写出汉字经lún__世务kuī__谷忘反横kē_上bì_急tuān__甚箭在zhòu__犹昏风烟jù_____净3、解释下列加点词。一百许里(  ) 急湍甚箭(  )  水皆漂碧(  )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  )  窥谷忘反(  ) 疏条交映(  )4、解释画线的词1夹岸高山2负势竞上3互相轩邈4争高直指5泉水激石6泠泠作响7好鸟相鸣8千转不穷9鸢飞戾天者10望峰息心11经纶世务12窥欲忘

2、反13横柯上蔽14在昼犹昏15疏条交映5.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风烟俱净(都)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5下列句中加线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B.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C.风烟俱净皆生寒树D.在昼犹昏有时见日6、通假字:窥谷忘反通7、词类活用 任意东西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8、一词多义:绝①猿则百叫无绝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天下独绝 上①负势竞上  ②横柯上蔽 穷①千转不穷  ②欲穷其林9、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

3、无绝C.风烟俱净 皆生寒树  D.在昼犹昏 有时见日10、按要求填空: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介绍了优美的景色。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扣的特征。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

4、然、寄情山水的情感。12.对下面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B.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C.经纶世务:治理社会事务。D.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如诗一般押韵。13.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____和____两方面进行了描绘。14.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课文原句填空)15.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

6、,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18.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共色:__________________(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绝:__________________(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缥碧:__________________(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_______________邈:_______________(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泠泠: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翻译句子:①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翻译句子:争高直指,干百成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21.本文是从视觉和_________角度

8、进行景物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的特点。22.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用原文语句回答)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