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浅谈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读”

(胡伟)浅谈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读”

ID:32299104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2

(胡伟)浅谈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读”_第1页
(胡伟)浅谈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读”_第2页
(胡伟)浅谈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读”_第3页
(胡伟)浅谈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读”_第4页
(胡伟)浅谈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胡伟)浅谈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鹿城区2011年教师教育优秀论文评选单 位鞋都一小姓  名胡伟论文题目浅议数学低段教学中的“读”(内页不署名)5附件2:鹿城区2011年教师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承诺书论文题目浅议数学低段教学中的“读”姓名胡伟性 别女学科数学联系方式13968871225单位温州鞋都一小个人承诺:1.我郑重承诺:所写论文为本人原创,没有抄袭他人;2.我郑重承诺:主办方有权对论文做非盈利性展示和出版。同意将拟获奖论文在鹿城教科研网上公示。                          承诺人签字:    2011年 11月30日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盖公章)      

2、               年 月 日县(市、区)教师培训机构意见:负责人签字:   (盖公章)                    年 月 日5浅议数学低段教学中的“读”摘要:现代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而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会学”的基础就是“读”,“读”就是学生与课本之间产生交互作用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消化这些信息,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而课

3、堂中有目的的阅读和积极的思维才能促进学生学得扎实、灵活。关键词:建构主义新课标低段数学“读”一、前言教过低年级数学的老师,经常会有这样的感慨:学生为什么有时会听不明白老师说什么;有时题目看了很多遍还是不明白意思;口诀背了那么多天还是只会背几句;拿到题目就做,题目要求打√却总是把得数算出来……所以很多低年级老师都很头疼,到底是因为孩子年龄太小,他们只有这点水平呢,还是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当?在我刚接手一年级时,许多孩子就存在这个问题,我一直为这个事情头疼,不知道是自己教得不好,还是孩子天生的能力问题。请教了同事,可是经常教低年级的同事也有这样的困惑,好象每届孩子都这样,老师也没办法

4、,只能顺其自然,孩子大了好象自然会了。一次无意之中听一节语文课《水的脾气》,一年级学生朗读课文声音很好听,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水的脾气。我受到学生上语文课指读的启发,于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这个方法,要求学生口手配合,指读要求、读问题、读自己的计算过程,让孩子们把数学读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竟然发现这样的读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在读后,理解题意的速度加快了,做题的速度加快了,准确度也提高了……看来把数学读出来确实有很好的效果。二、问题的提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主动接触外界的信息,并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读这些信息,从而赋予认识对象以心理意义。“读”就是学生与课本

5、之间交互作用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这些信息,达到学习的真正的目的。但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读”的教学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大家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做”5。其实,在数学课中读的教学举足轻重。不管是读题目还是读要求、读计算的过程都是一个审题的前提,更是解题的基础。通过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条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解决问题作良好的铺垫,避免因误解题意而犯错误。也就是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方法和习惯很有必要。那么,该如何进行“读”的教学呢?难道仅仅就是单纯地“读”、机械地“读”吗?我认为其实不然,这里的“读”包含

6、“阅读”的意思,但是和语文中的“阅读”又不完全相同,它带有更多的数学特色,也具有更多“读”的技巧……三、问题的实践数学给人的感觉太枯燥,没有语文的语言美,没有语文的韵味十足,简洁明了,说的话总是平平淡淡。但通过十几年的数学教学,我感受到数学其实也是充满魅力的,数学的语言虽然平淡但言简意赅,逻辑性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使用数学语言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抓住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将会使数学课堂更富有吸引力,孩子更容易接受。1、以“义”用读。任何一个教师,不管是否意识到“读”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在教学中都会有意或无意地使用“读”,“读”也确实帮助教师在某种程

7、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时利用“读”这种办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东施效颦”的故事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女人采用同样的方式表现后都会变得漂亮的。同样数学中的“读”也是一样,不是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运用“读”后都能达到正面效果的,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比如在人教版第三册第17页的习题中,教科书通过一些图告诉了我们具体的价钱,然后下面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有些教师会让学生一起看着图把各种物体的价钱读一下,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孩子们看到这样漂亮的图后,自然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