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快哉亭记·学案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

ID:32316916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3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_第1页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_第2页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_第3页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_第4页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题学习指导·高一下·第15课·黄州快哉亭记《黄州快哉亭记》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并背诵课文。2、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3、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背景资料】1、作者苏辙(1039—1112),字子由,北宋散文家,晚年隐居颍水之滨,故自号颍滨遗老,谥号“文定”。本文选自其作品集《栾城集》。苏辙是苏轼之弟,人称“小苏”,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2、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

2、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3、“记”是古代的文体,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记人、记事、记物),写景的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感情和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我们曾学过《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4、写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辙上书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

3、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黄州,今湖北黄冈,宋时名齐安。【练习】一、文言实词(一)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1、沅()2、沔()3、东西一舍()4、风开云阖()5、变化倏()忽6、舟楫()7、草木行()列8、皆可指数()9、睥()睨()10、骋()骛()11、飒()然12、而风何与()焉13、会()计14、蓬户瓮()牖()15、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16、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二)古今异义1、至于赤壁之下()()

4、2、窃会计之余功()()3、将何往而非病()()(三)通假字主题学习指导·高一下·第15课·黄州快哉亭记1、风云开阖()2、揖西山之白云()(四)一词多义1、胜(1)以览观江流之胜(美景)(2)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自胜者(承受)2、适(1)将何适而非快(往,去)(2)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闲适)3、与(1)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参与,引申为有何关系)(2)与庶人之所以为忧(和)4、舍(1)东西一舍(三十里,量词)(2)渔夫樵父之舍(房屋,名词)(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命

5、名)(2)将蓬户瓮牖(用蓬草编,用破瓮做)(3)草木行列(成行成列)2、名词作状语西望武昌诸山(向西)3、使动用法(1)动心骇目()()(2)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3)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二、文言虚词1、以(1)不以物伤性()(2)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3)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2、盖(1)盖亭之所见()(2)玉之言盖有讽焉()主题学习指导·高一下·第15课·黄州快哉亭记3、而(1)举目而足()(2)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3)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4)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三

6、、特殊句式1、省略句(1)江出(于)西陵(2)今乃得玩之(于)几席之上(3)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于)山水之间(4)而况乎濯(于)长江之清流,揖(于)西山之白云2、介词结构后置(1)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2)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3、判断句(1)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2)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4、倒装句快哉此风(主谓倒装)5、定语后置有风飒然至者四、难句翻译1、将何适而非快?翻译:2、今乃得玩之(于)几席之上。(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翻译:3、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介词结构后置句)翻译:4、乌

7、睹其为快也哉!主题学习指导·高一下·第15课·黄州快哉亭记翻译:5、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翻译:6、而自放(于)山水之间。翻译:【延伸阅读】苏辙之孙苏籀所记《栾城遗言》云:“公(指苏辙)解《孟子》二十余章,读至‘浩然之气’一段,顾籀曰:‘五百年无此作矣。’”以“气”论物论人论文,是苏辙思想的一个重要构成。在《臣事策三》中,他说:“神者何也?物之精华果锐之气也。精华果锐之气,其在物也,哗然而光,确然而能坚。是气也,仁则皆枵然无所用之。夫是气也,时叩而存之,则日长而不衰”置而不知求,则脱去

8、而不居。”他认为万物之所以有“神”,有光彩,性坚确,在于具有内在的“精华果锐之气”,一种精粹纯真、强而有力的精神力量,并认为这种“气”是可以“存之”、可以“求”之的。他接着从物之气论到人之气;“是气也,物莫不有也,而人为甚。”并称引《孟》所谓的“夜气”(见《告子上”》,即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