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大苗笔记全

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大苗笔记全

ID:32318059

大小:4.18 MB

页数:289页

时间:2019-02-03

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大苗笔记全_第1页
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大苗笔记全_第2页
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大苗笔记全_第3页
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大苗笔记全_第4页
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大苗笔记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大苗笔记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顺序: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免疫、微生物、卫生法规、伦理、心理、预防医学、精神神经系统、传染病性病、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血液、外科总论、妇科、儿科。生理学第一节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如氧、二氧化碳等。不需要能量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转运方式之一(1)经载体扩散: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高特异性、有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的特点。(2)经通道扩散:Na/K/CL/Ca等离子,特异性不高,无饱和现象。3、主动转运:分子等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谁主动谁耗能),

2、消耗ATP。1)、钠泵(钠钾泵、Na-K依赖性ATP)的意义:(1)造成膜内外Na和K的浓度差;(2)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胞质渗透压、体积;(3)造成膜内高K,为细胞代谢的必需条件。(4)钠泵活动造成的膜内外Na浓度势能差是其他物质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2)、钠泵激活:胞内Na增加和胞外K增加。每分解一个ATP,移出3个Na,移入2个K。3)、继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氨基酸------小肠黏膜上皮的主动吸收。4、出胞入胞:大分子物质(细菌、病毒、异物、脂类物质等),耗能。二、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一)产生机制1、静息电位:内负外正,静K动Na主

3、要由K外流形成,接近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2、动作电位:主要由Na内流形成,Na平衡电位根据Nernst公式计算的数值>实际测得的动作电位超射值。特点:“全或无”现象;具有不应期。动作电位产生机制:上升支(动Na---Na内流)、下降支(静K---K外流)、峰电位(失活不开放)、负后电位(K蓄积膜外)、正后电位(生电性钠泵作用结果)(二)极化、去极化、超级化、复极化和阈电位去极化←→超级化→复极化-50————-70————-100局部兴奋的特点:不是“全或无”的;不能在膜上做远距离的传播(衰减性);289可以互相叠加(可以总和)。(三)兴奋性和阈

4、值兴奋性: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阈电位:是细胞去极化达到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称~。阈刺激: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称~。阈强度: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指标。阈值: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衡量细胞和组织兴奋性大小的最好指标。分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长期,低长期(四)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到特点1、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特点:跳跃性、节能。2、兴奋传导特点:双向性、绝缘性、安全性、不衰减性、相对不疲劳性、完整性。(五)骨骼肌的收缩功能1、骨骼肌的神经-肌肉接头:接

5、头前膜、接头间隙和接头后膜(终板膜---乙酰胆碱受体)组成。接头前膜------以量子形式释放Ach2、骨骼肌的神经传递:首先Ca2+内流,Ach(乙酰胆碱)外流。3、终板电位特点:具有局部电位的所有特征;不能引起肌肉的收缩;兴奋传递是一对一的。4、细胞间的传递特点:化学传递、单向传递、时间延搁、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变化影响。5、阻断Ach接头传递的:美洲箭毒、α-银环蛇毒。6、胆碱酯酶能------肌肉接头处消除Ach。骨骼肌兴奋-收缩藕联:藕联因子---Ca2+第二节血液一、血液的组成与特征1、内环境(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少量的淋巴

6、液、脑脊液;特点:理化性质、动态平衡。2、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3、血浆蛋白的功能(第一卷,P131页):白蛋白-----维持血浆胶压;球蛋白---提高免疫力;纤维蛋白原----参与凝血。4、血浆晶压和血浆胶压的比较:记忆:亮晶晶的大盐,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粘糊糊的鸡蛋清,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二、血细胞及其功能1、红细胞特性:通透性、可塑变形性、渗透脆性、悬浮稳定性。2、红细胞功能:携氧、缓冲血液中的酸碱物质。2893、造血原料:铁、蛋白质,记忆:铁锅炒鸡蛋,VB12和叶酸为合成核苷酸的辅因子。4、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功能(第一卷,P

7、135页):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5、PLT少到50×109/L------自发性出血倾向。三、血液凝固和抗凝1、凝血分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途径:“内Ⅻ外Ⅲ”(1)内源性凝血(血管内):内Ⅻ。由因子Ⅻ活化启动,因子8缺乏引起血友病。(2)外源性凝血(组织细胞):外Ⅲ。由因子Ⅲ活化启动,反应步骤少,速度快。2、血浆中抗凝物质主要是:抗凝血酶和肝素;肝素是一种强抗凝剂,记忆:能里能外。四、血型1、血型:记忆:细胞膜上有什么原就是什么型,自己不能抗自己抗原(凝集原)----细胞膜上;抗体(凝集素)-----血浆上2、红

8、细胞有D抗原——Rh阳性;红细胞无D抗原——Rh阴性。3、输血:记忆:主侧别样红,次侧别样清。(可画图分析)第三节血液循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