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读初中历史课本”的几点思考

关于“如何读初中历史课本”的几点思考

ID:32332595

大小:57.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3

关于“如何读初中历史课本”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如何读初中历史课本”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如何读初中历史课本”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关于“如何读初中历史课本”的几点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如何读初中历史课本”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历史论文关于“如何读初中历史课本”的几点思考临泉实验中学侯洪岭关于“如何读初中历史课本”的几点思考【摘要】要想学好历史,仅凭好读书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到会读书。本文从选读目录、细读课文、读地图、插图、精读年表、读习题等五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如何读历史课本。良好的态度加正确的方法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初中历史教材,虽说谈不上博大精深,但要全面掌握,灵活运用,亦非易事。那么,怎样掌握历史知识,并将知识化为自己的智慧呢?1.选读目录目录往往是全书内容的缩影和提纲。纵观目录,思其所云,构成轮廓,初获印象。如果把目录化作一根“链条”,单元、课就是“链条”上的重要环节,环环相扣,安排缜密。单元的标题是“路标”

2、,课就是“路标”指引下的主要内容。抓住这根“链条”,就能掌握全书的总体结构和基本体系。从目录看中国史课本和世界史课本的体例有所不同。中国史是以纵线为主,横线为辅,以时间的先后、王朝的顺序更替为记述的主线,而以每一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的并列记述为辅线。世界史则有所不同,虽然总体上仍按历史演进的大纵线来记述,但每一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上,则以空间上并存的国别史为叙述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对同一时期的各个国家史是横排并列叙述的;某一国历史的纵向的连贯过程因此而常被打断。从目录上,就能看出这种体例的差异。让学生懂得这种体例上的差异,为的是通过了解体例更好地掌握内容。特别是学世界历史,一方面

3、要掌握各个历史时期或阶段上并存的有哪些国家或王朝;另一方面,要学会从“断”中把握“不断”,源流相续,把握住每个国家前后相继的历史演变。2.细读课文错综复杂的历史知识是通过细读课文而获得的,这是掌握历史知识的最重要的环节。要读好课文,应做到:第一,掌握方法,抓住重点。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提炼要点。如一个朝代的建立,需要从掌握时间、地点、经过、后果和影响诸方面去把握。历史人物,可以从国籍、时代、称谓、作为和评价等几个方面去归纳。历史作品,应从时代、作者(包括国籍)、主要内容和意义等方面去掌握。会议类,要从时间、地点、参加者、内容和形响等方面提炼。条约类,可从时间、地点、签约双方

4、、内容和影响五个方面梳理。战役类,必须注意时间、交战双方、经过及后果(或作用)等方面。改革类,需从背景、时间、改革者、内容、意义几个方面去掌握。而涉及到“意义”方面的知识,则需要从性质、作用和局限性等方面去考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分清了知识类型,按照方法,边读书、边划出重点,就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紧抓要点,全面掌握。第二,弄清层次,编写提纲。按照课文内容,弄清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利用课本的天头地角或眉批,或注释。以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为例,可以边做符号边做批注:A.“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B.它取消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进一

5、步发展扫除了障碍,使美国的经济在19世纪后半期迅速赶上和超过英、法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作用)。C.但是美国资产阶级仍然推行种族岐视政策。直到今天,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仍然是美国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局限性)。其实,教师的板书提纲,往往是教材内容的概括集中,掌握它,有利于提高学史效率。3.读地图、插图历史地图通过简明的地图符号,显示历史现象发生的空间位置,是对教科书内容的补充和说明,有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空间概念。首先是识图,识别地图的种类,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其次是描图,有些地图可用色笔来描图,印象更为深刻。第三是注图,在图中或图旁加注,把课文和地图有机地联系起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6、课文。历史插图包括每一单元前的彩色插图和教科书里的插图,如人物画像、人物活动、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等。它们生动地、具体地补充和说明教科书的重点内容,学习时要辨别插图的特点,分析插图的结构,掌握插图的要点。学习中要做到有图必读,有图必识,有图必析,以加强形象感。4.精读年表每册教科书的最后都附有“历史大事年表”。这些历史年表,是以年代为“经”,大事为“纬”而编制的。在学习课文的前提下,认真阅读历史年表,有助于增强时间概念,巩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经常翻阅历史年表,中外年表对照,注意同一年代或同一时期中外发生的大事,有助于对横向知识的理解和巩固。5.读习题每一课教材的习题,往往是体现本课的基本知

7、识,在预习、听课和复习时均应认真阅读,做到心中有数。不会读史的人,往往拿起书本从头读到尾,读后不知所云,甚至糊涂起来。运用时,难免史实混淆,张冠李戴。带着问题读书,“再现”历史,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学习,尽量避免上述毛病。所谓“读问题”,就是在浏览目录的前提下,一是阅读教科书中每一课中所提出的问题,二是阅读教科书每一课后面附有的习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历史知识的重点所在。当然,学无定法,学习历史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和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