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研修报告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研修报告

ID:32337297

大小:61.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3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研修报告_第1页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研修报告_第2页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研修报告_第3页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研修报告_第4页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研修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研修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的研究研修报告————文庙校区六年级语文组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主要渠道。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材料的重要途径。而作文教学,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同时,作

2、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原始材料的积累和方法、模式与技巧,而不断的模仿写作和创作,又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因此,如何借助于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2、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需要。我班学生语文学习基础薄弱,知识面窄,阅读能力差,写作水平低。大部分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没兴趣、没信心。此外,由于前任的几位语文老师不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等语文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还有些教师重“写”轻“读”,造成学生写作时无米可炊,妨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不利

3、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解决是我班语文教学实际问题的最佳策略。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借助语文的可仿性和可生成性,尽力挖掘教材的隐性功能,着眼于解决小学生习作“无米之炊”和“有米难炊”这个“瓶颈”。因此,我们在各种各样的阅读课文教学中,多角度、多元化地进行解读,在感悟文本,内化文本,使学生思维得到开发,情感得到熏陶的基础上,从“写”(说)的角度寻找拓展点,进行求新、求异的说话、写话、习作训练。这样,每一篇课文乃至每一处好段、每一个佳句、每一组词串都是教师引导学生习作训练的范例、素材和着力点,为习作提供

4、有效地借鉴对象和创造依据,使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成为有缘之水,有本之木。当每一节阅读课都成为说话、写话、习作训练课,当作文教学无处不在时,学生就能“不拘形式的写见闻和感受”了。同时,根据儿童年龄特征,课堂上应尽力营造宽松和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畅所欲言。习作的初始阶级应淡化形式,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享受想象与表达的自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学生没有束缚羁绊,没有禁锢,主体精神得以焕发,作文信心得以培养,写作兴趣得以激发,表达空间得以舒展。这样,学生能切实感受到习作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需要,是一种相互交流的需要,

5、是一种精神的享受的需要”,进而舒畅表达,乐此不疲。只有这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培养。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何谓兴奋点?即文本中的描写动情处、词句优美处、生动有趣处、思维创新处。这些兴奋处可以成为读写训练点。简而言之,即:情动笔动——品美写美——妙趣横生——别出“新”裁。2、通过学习、探索、研究、实践,得出一种从内容上更具开放性、借鉴性;方法上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思维上更具自主性、创新

6、性的读写结合训练方式。3、这种读写结合训练方式缘于“读”,但又不拘泥于“读”,打破传统阅读教学只“读”不“写”的定式,以课文(文本)为凭借,以积累、理解、运用为前提,以对话、揣摩、品味、体验、感悟、探究为手段,用师生自己的心智和独特视角去积极发掘课文(文本)中的“写”(说)的因素,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写”(说)的拓展、迁移与辐射,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学会阅读,乐于表达,从而达到读写结合、读中悟写、读中导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四、研究的对象六年级全体学生。五、研究成员姚亚娟李绍华赵琳娜庄志文马玲甘兆林苏玉琼李伟萍段再

7、双韦丽六、课题研究的过程:(一)准备阶段(2014年8月—2014年9月)1.分析各班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收集国内外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尤其是读写结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拟写课例研修方案,作好课例研修准备工作。2.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增进对主题的理解和把握,明确研究目标和任务,掌握进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式和方法,提高科研能力。(二)实验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0月)(三)总结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1月)七、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以听课、检查、交往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

8、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2、个案法注重个案跟踪,细致某种学习方式或某一课型的研究探讨工作,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寻求点上的积累和突破。3、行动研究法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