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功能化吸附材料制备及在痕量组分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新型功能化吸附材料制备及在痕量组分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ID:32348010

大小:6.52 MB

页数:125页

时间:2019-02-03

新型功能化吸附材料制备及在痕量组分固相萃取中的应用_第1页
新型功能化吸附材料制备及在痕量组分固相萃取中的应用_第2页
新型功能化吸附材料制备及在痕量组分固相萃取中的应用_第3页
新型功能化吸附材料制备及在痕量组分固相萃取中的应用_第4页
新型功能化吸附材料制备及在痕量组分固相萃取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功能化吸附材料制备及在痕量组分固相萃取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文摘要随着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分板科学同时蘧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对象臼益复杂多样,对复杂基体中痕量和超痕量组分的分离和检测成为突出的问题。虽然近些年开发了许多灵敏度和选择性很高的仪器分析方法,但在分析实践中,复杂样品仍然需要经过一定的预处理——富集分离以后才能进入分析仪器进行准确的测定。而样品的富集分离通常需簧借助选择性高、吸附容量大的各种吸附材料和合适的分离方法。因此,本论文以建立痕量组分的富集分离及分析为嚣鹩,会成了凡糟功畿化吸附分离材料,并对材料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创新性研究工作。1.合成了对甲基苯磺胺修饰的硅胶和纳

2、米Si02,用静态法对比研究了它们对溶液样品中金属离子的吸附情况。虽然硅胶和纳米Si02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但由于粒径和表面性状的不同,相同化学试剂修饰焉其化学活性和吸附选择性并不相同。在叠至4时,改後硅胶对Cr(III)、cuor)、P联冷、2蕊王1)的吸辫容量分别为4.9mgg-1、5.0mgg-1、33.2mgg-1、12,6nagg-1。改性纳米Si02对Cr(ItI)的吸附容量为26.7mgg一。对甲苯磺胺修饰的硅胶作为固相萃取剂用来富集分离测定食品中的痕量Cr、Cu、Pb、Zn,取得满意的结果。2.应用硅胶表面溶胶凝胶技术,以铬(111)和锌(II)为印迹离子,3.氨基丙基。

3、三乙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合成了铬(III)和锌(珏)印迹的氨基功能化硅胶吸附荆。研究了印迹硅胶和菲印迹硅胶对(馥l嚣)和压(1p的分离富集特性。结果姬下:(1>铬印迹吸附剂对Cr(III)具有高的吸附选撵性和亲和力。Cr(III)在pH6和流速1.2mLmind下可定量富集在印迹硅胶柱上,用3toolLqHCl能将其定量回收,并与Cr(VI)分离。CrⅣI)用盐酸羟胺还原为Cr(III)后测定总Cr,根据差值计算Cr(VD。用该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Cr(III)的检出限为O.1lngmL一,富集倍数为50,可用于水样中铬的形态分析。(2)相比传统吸附剂和非印迹硅胶,Zn(II)印迹吸附剂对

4、zn(n)具有更高的吸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在Zn(II)和Hg(II)的相同浓度豹混合溶液中,印迹硅胶对Zn(II)的最大选择性系数为147。Zn(II)/Hg(II)的相对选择性因子为15.5。Zn(II)印迹硅胶固相萃取痕量锌的检出限为0.29lagL~,用于水和生物样品中痕量锌(II)的测定,得到满意的结果。3.合成了一种新的功能单体,N.邻羧基苯基马来酰胺酸,通过胺基和马来酸酐反应将双键引入硅胶表面,制备了表面接枝钍(Ⅳ)离子印迹的硅胶吸附剂。该印迹吸附剂对Th(IV)具有高吸附选择性和亲和力。Th(IV)/La(III)、Th(IV)/Ce(III)、Th(IV)/Nd(III

5、)、Th(IV)/U(VI)、Th(IV)/Zr(IV)的相对选择性因子分别为85.7、88.9、26.6、64.4、433.8。用该吸附剂固相萃取、原子发射光谱测定Th(Ⅳ)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1ngmLd和1.19ngmL"1,可应用于实际样品中Th(IV)的痕量分析。4.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利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二溴荧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分别以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利用硅胶表面接枝印迹技术合成了槲皮素印迹聚合物。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和非印迹聚合物对二溴荧光素和槲皮素的结合性质和选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经过印迹的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结合能力,为复杂样品中二

6、溴荧光素和槲皮素的选择性富集及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关键词:重金属离子;分离富集;分子印迹:表面印迹;形态分析:纳米Si02;ICP-AES;荧光光谱分析Ⅱ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analysisscienceisfacingnewopportunityandrigorouschallenge.Sensitive,rapid,reproducible,simpleandaccurateanalyticalmethodsarerequiredforthedeterminationoftracecompon

7、entsingeological,biologicalandenvironmentalsamples.Althoughmanyinstrumentanalysismethodspossessinghighersensitivityandselectivityhavebeendevelopedrecently,pre-concentrationandanalysisoftraceelementsisstillnecessarybef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