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合观视角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

基于整合观视角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

ID:32372314

大小:348.7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3

基于整合观视角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_第1页
基于整合观视角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_第2页
基于整合观视角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_第3页
基于整合观视角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_第4页
基于整合观视角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整合观视角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8期(总第381期)财经问题研究Number8(GeneralSerialNo.381)2015年8月ResearchonFinancialandEconomicIssuesAugust,2015·财务与会计·基于“整合观”视角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池国华,郭菁晶(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5)摘要:传统的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方法是基于“缺陷观”、“目标观”与“要素观”三种观点,对内部控制做单方面的分析,这三种方法各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不足。本文从“整合观”视角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逻辑框架,吸收“缺陷观”与“目标观”的合理做法,构建

2、一套兼具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编制形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为解决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的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关键词:“整合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中图分类号:F832.51;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8-0075-08一、问题的提出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规避风险、提升价值和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财政部等五部委分别在2008年和2010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基本建成。那么,在中国新兴加转轨的特殊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究竟如何?上市

3、公司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科学并得到有效实施?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一套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然而,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内部控制的质量却是一个普遍性的难题。一方面,关于内部控制信息的获取存在困难。内部控制本身是企业内部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控制措施,这意味着外部评价者必然面临着无法获取大量的内部信息或获取信息成本较高等各种困难。而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大都报喜不报忧,外部人依旧很难从公司的内部控制披露信息中获取与内部控制质量相关的可靠信息,这进一步加大了评价内部控制质量的难度;另一方面,现有的规范体系导致可操作性较差。无论是COSO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还是中国的《

4、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都是以原则为导向,方法过于复杂,需要大量的内部信息和高额的评价成本,缺乏可操作性,并不能很好地评价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收稿日期:2015-06-1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部控制、EVA考核与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治理:基于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的研究”(71372069);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专项项目“基于内控规范实施角度的国有企业投资过度治理研究”(ZJ2013040);东北财经大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科研项目“基于整合观视角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DUFE2014J17);东北财经大学学科建设支持计划项目“中国特色管

5、理控制实践应用与理论创新研究”(XKT-201407)作者简介:池国华(1974-),男,福建长汀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内部控制、业绩评价与公司理财等方面的研究。E-mail:cgh_lnhz@163.com76财经问题研究2015年第8期总第381期针对这些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从现有文献来看,目前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方法主要有“缺陷观”、“要素观”和“目标观”三种基本方法。三种方法各有利弊,需要整合。那么,如何将不同的度量方法结合起来,切实整合三种观点的优势并克服各自的不足,从而实现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全面度量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此,本文拟

6、从“整合观”视角出发,以COSO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为依据,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逻辑框架,吸收“缺陷观”与“目标观”的合理内核,构建一套兼具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最终编制出基于“整合观”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二、基于“整合观”视角的内部控制指数构建的理论依据COSO于1992年发布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该框架是内部控制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已经成为世界通行的内部控制权威标准,同时也为本文基于“整合观”视角构建内部控制指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13年,COSO发布了修订后的《内部控制——

7、—整合框架》。新框架对原框架的主要发展在于将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提炼和概括了17条原则。比如,其针对控制环境的第二条原则要求董事会独立于管理层,并对内部控制的制定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正是基于此原则,本文选取总经理与董事长二职合一指标来反映内部环境的有效性。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是中国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应遵循的权威标准,同时也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的构建提供充实的依据。本文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