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探论ξ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探论ξ

ID:32414500

大小:306.8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探论ξ_第1页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探论ξ_第2页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探论ξ_第3页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探论ξ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探论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1卷第3期湖北三峡学院学报Vol.21No.31999年6月JOURNALOFHUBEITHREEGORGESUNIVERSITYJun.1999X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探论赵乔翔(湖北三峡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宜昌443000)摘要对叶圣陶漫长的语文教育生涯分期评价,总结他博大精深的语文教育思想,分析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关键词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国图书分类号G40-0927我国杰出的语文教育家、文学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新华社立即发特稿高度评价他的人格风范“:平易谦和,诚朴敦厚,谨言慎行,表里一致,坚持真理,一丝不苟

2、⋯⋯他的不平凡业绩,犹如积沙成塔、滴水成海,是在平凡中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他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楷模,①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在各方面不愧为一代师表。”本文仅就作为语文教育家的叶圣陶作三个方面的探讨。一、持久执着的语文教育生涯叶圣陶1912年中学毕业后即当语文教师,到去世时为止在语文教育园地辛勤耕耘76年,如此持久迷恋于祖国语文教育事业,在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实属罕见。其漫长的语文教育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前期的语文教育实践阶段(1912~1931)叶圣陶在这20年中先后任教于小学、中学和大学,这段语文教育实践经历对他的功业具有特殊意义。第一,使他客观、

3、全面、深刻地把握了语文教育的历史和现实,既为他后来对传统语文教育批判作了思想准备,也坚定了他终身进行语文教改的决心。第二,使他认识到学习语文的一些规律,较广泛地学习国外的新教育理论并同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这就为形成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中期的编辑著述阶段(1931~1949)叶圣在此期间,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主编深受学生喜爱的语文课外读物《中学生》杂志;主编《国文百八课》等共11套52册新型语文教材;撰写《中学国文学习法》等一大批语文教育论文论著。3、后期的语文教育组织指导阶段(1949~1988)叶圣陶于1949年初应中共中央邀请由上

4、海经香港辗转到达北平担任全国教科书编审,此后40年是他对我国语文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和全方位推动的时期,其巨大贡献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亲自草拟或审定了国家颁行的所有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或称“语文课程标准”,为明确语文学科性质、目的、任务和教学内容、方法、原则等基本问题,为实现语文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民族化,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第二,组织编写了约500册中小学语文教材,为落实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提供了主要凭借,为大面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二、博大精深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是博大精深的,那么最主要的是哪些呢?著名

5、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说“: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②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不过,我认为还X收稿日期:1998-12-0784湖北三峡学院学报第21卷有极为重要的三个方面:一是关于语文教学的目的,二是关于语文素质的全面培养,三是关于传统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下面就这五个主要方面作具体阐述:1、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学科性质决定教学目的和任务,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因而明确语文学科性质是实现语文教育科学化的首要前提。但在我国封建教育时代,语

6、文与政治、历史、哲学、伦理等混教,内容是“四书五经”的文章,教学是以文为本即“文本位”,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应付科第考试,它不是以使学生掌握语言的“工具性”学科面目出现的。新学堂开办后语文学科独立,名称经历了“词章”、“中国文学”、“国语”、“国文”等多次变换,但仍未走出“名不正、性不明”的困境。叶圣陶于1949年6月最早给语文学科正名定性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③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回忆说“: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

7、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近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根据这样的看法,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建议④⋯⋯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叶圣陶还明确指出“: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⑤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⑥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他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深刻认识与揭示,不仅对于从根本上改变“文本位”传统语文教育有划时代意义,而

8、且对于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仍有指导意义。2、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⑦叶圣陶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