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研究

鞍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研究

ID:32419417

大小:382.5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4

鞍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研究_第1页
鞍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研究_第2页
鞍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研究_第3页
鞍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研究_第4页
鞍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鞍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鞍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研究黄宗文,骆剑,林彬,郭仁湘,杨薇,陈国华(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228)摘要:作者设计了一种新的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lanceolatus)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测定了鞍带石斑鱼人工育苗过程中水环境因子和育苗水体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变化。育苗期间水温28.0~30.7℃;盐度为27.0~32.0;pH值为7.39~7.90;溶氧量6mg/L以上;中午池面平均光照3315.9lx;记录了1d的光照、水温、溶解氧和pH的变化;育苗池前18d只加水不换水,氨氮不断上升,最低值0.2

2、4mg/L,最高值2.53mg/L,育苗后期采取换水措施,氨氮迅速下降;育苗期间,水体除正常投喂的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和桡足类外,池中出现浮游植物12种、浮游动物5种,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666.92×10个/L,原生动物平均生物量0.74×10个/L。经过34d的培养,得到平均全长2.45cm鱼种,单3位水体育苗密度300尾/m,育苗成活率为2.73%。结果表明,用有效微生物群(effectivemicroorganisms,简称EM)+高级虾片调节水质的模式,可以保持育苗水质稳定,成功培育出鞍带石斑鱼幼鱼。关键词:鞍带

3、石斑鱼(Epinepheluslanceolatus);人工育苗;水环境因子中图分类号:S9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096(2010)09-0023-07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lanceolatus)俗称龙胆条件在鞍带石斑鱼的育苗早期仔鱼很难渡过;后一石斑鱼,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科(Serranidae)、个产卵期是海南的台风季节,台风的影响经常导致石斑鱼属(Epinephalus),为暖水性、中下层珊瑚礁鱼池塘育苗失败。可见,鞍带石斑鱼的池塘育苗受天气类,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密克罗尼制约,

4、工厂化育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受天气制约[2,5]西亚,南至澳大利亚,中国产于南海诸岛和海南岛的问题。鞍带石斑鱼的工厂化育苗相关报道较少,[3]等海域,但数量稀少。鞍带石斑鱼是石斑鱼类中体型作者曾采用单细胞藻类净化水质的方法进行鞍带最大的种类[1],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肉质鲜石斑鱼的育苗,但效果不稳定。为了改进鞍带石斑鱼美等诸多优点,且肌肉氨基酸组成与人体氨基酸组的工厂化育苗方法,本实验是通过向育苗池中定时成较为接近,营养价值高,成为养殖前景极大的石定量加入EM菌和高级虾片,在育苗水体中构建一斑鱼种类,深受消费者[2]和养殖业者的喜爱,由于人

5、条碎屑食物链,保持育苗水体水质稳定,完成育苗过程,现将实验总结如下。工繁殖技术尚不成熟,苗种不足限制了鞍带石斑鱼养殖的发展。1材料与方法石斑鱼鱼苗培育被认为是海水鱼类育苗中难度较大的一种[2],而鞍带石斑鱼又有亲鱼获取较难、产1.1育苗设施与材料[2~7]卵期短等问题,使人工繁殖更加困难。目前,学者们育苗实验在万宁业兴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石斑鱼对于石斑鱼育苗存在的问题达成了几点共识:首先,育苗基地(海南省万宁市和乐镇港北港)进行。育苗水环境因子的变化是育苗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水源:海边砂滤井过滤海水。[3,4]之一;第二,由内源性营养转为外源性营养的仔

6、育苗池条件:室内水泥池,方形,规格为5m×5[3]鱼开口期饵料不适宜,长棘期和收棘期的营养缺m×1m;设有上溢下排的排水口和池底排污口;全乏,均可导致高的死亡率;此外,由于鱼苗密度较高产生的局部缺氧和稚、幼鱼期的互相残杀也是育苗收稿日期:2010-03-31;修回日期:2010-06-18成活率低的重要原因。目前,鞍带石斑鱼育苗多采用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7BAD29B01,[6,8,9]池塘生态育苗方式,鞍带石斑鱼在海南的主要2007BAD29B02);海南大学重点科研资助项目(hd09xm11)作者简介:黄宗文(1984-

7、),男,广西北海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热带产卵期是4~6月和9~10月,前一个产卵期内,海南水产养殖生物生殖调控与繁育,E-mail:wening201@163.com;陈国华,的池塘育苗中水温经常达到32℃以上,而这个水温通信作者,教授,E-mail:chguh@hainu.edu.cnMarineSciences/Vol.34,No.9/201023池设25只气石充气;育苗车间的房顶部分采用透光足类等小型浮游生物,用鲁哥氏液固定(终浓度为材料,设有遮光网,可调节室内光照强度,控制1%),显微镜下观察、鉴定种类。11:00~15:00育苗池水面光

8、照强度3000~5000lx。1.2.3.5浮游生物的定量测定EM菌:市售东方菌王10L,清水20L,红砂糖取水样300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