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秦风蒹葭的诗义蠡测

诗经秦风蒹葭的诗义蠡测

ID:32435968

大小:8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04

诗经秦风蒹葭的诗义蠡测_第1页
诗经秦风蒹葭的诗义蠡测_第2页
诗经秦风蒹葭的诗义蠡测_第3页
诗经秦风蒹葭的诗义蠡测_第4页
诗经秦风蒹葭的诗义蠡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经秦风蒹葭的诗义蠡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詩經.秦風.蒹葭》的詩義蠡測鄭滋斌一、前言文學而為經學,是中國文化的一種重要現象。把文學視為經學,是經學家的智慧,然後經學的領域因之而擴闊,研經者可以因文學而豐富生命情調,因文學而提昇人的素質,一種趣味的人生,藝術的人生。經學讓人莊嚴地看待生命,用誠意去建設社會,用熱情去處理社會問題,去整理社會秩序,所以一切舉凡可以把生命的內涵變得充滿意義和光輝的,經學家都用心地把它們放在經學世界裡。歷史典籍如《春秋》、《尚書》,經學家視這人生紀錄作為指導人類社會的重要資料依據。包蘊宇宙人生各個領域的典籍《周易》,經學家拿它來開啟人類處置自我、別人以至於天下的重要依據。紀錄

2、周代多種禮儀的《周禮》、《儀禮》和《禮記》,經學家拿它來檢查自我的身心安放點,與別人的恰當的距離,適度合宜的舉措言談的依據。三百多篇詩歌,紀錄了中央王畿與各地方政治、風俗、民情等內容,經學家也因此拿來研究政治、社會、人生的重要依據,甚至於運用它來從事政治,修身自持。一切典籍到了經學家手中,它們的內容變得更莊嚴、更豐富,它們的勸世作用,教育人生作用愈發隆重。沒有經學家這樣的情懷,許多典籍可能只會按著它們原有的功能呈現。這樣的處理,可能是好的,當然也因此而改變了它的原有性質,從還給原來狀態,不應改變一切的角度看,經學家的舉措又不免為人所詬病了,而《詩經》尤其如此。

3、36三百多篇的詩歌,它們的原來意義何在,就是按照經學家的解釋而出現?還是因經學家的解釋而不能出現?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課題,閱讀《詩經》,要的是詩歌最樸素原始的意思,還是因為經學家而出現的意義?如果最樸素原始的意義並沒有可思可頌的情懷,是否因此便要貶損它的價值?是否因經學家的解釋而讓詩歌意義莊嚴起來,這樣才值得讀者去依從?作品是需要莊嚴地對待,還是簡單直接地對待?這些恐怕都不能有一致的答案,然而在閱讀過程中,一切足以啟動讀者思考的課題,都說明它已經完成它所要扮演的角色,說明它的存在價值,不管它的解釋是莊嚴的,是簡單直接的,是饒富趣味的,還是其他一切一切。解讀任

4、何一篇《詩經》中的作品,都會踫到以下問題:它的詩旨是甚麼?從《詩經》出現開始,這閱讀思考常常出現,二千多年來,讀者幾乎都為這問題而爭論不已,至於訓詁解釋,藝術手法等等,只能放在其次,甚或是略而不說,更遑論詩的意境了。是的,訓詁解釋、藝術手法、詩境云云,可以為了解詩旨而服務,但又何嘗不可以離開詩旨而存在。尤其藝術手法、詩境兩項,即使對詩旨不甚了了,仍不能削弱讀者對詩歌的愛好,這是藝術與經學的不同處。經學的終極關懷,在於運用材料進行化感教育。藝術所要處理的,是對觀看者引起的感覺,或者從觀看者立場說,是對藝術的感覺,認識深淺,可以影響觀看的感覺,然而不憑認識,純依直

5、覺,已獲得感覺,這感覺可以是朦朧的,不必清晰的;可以是片段的,甚至是零碎的,不必完整的;可以是片刻的,不必是長久的;是個人的,不必是群體的;是輕淺的,不必是深沈的。然則語言材料、歷史材料,任何足以有助認識作品的材料一旦出現,當然不能視而不睹,因為這是對理解作品的負責任態度,但不必因未能獲得材料而沮喪,最重要的,卻不能純用主觀判斷,罔顧詩歌已提供的語言材料,這樣的閱讀或解釋,並不可取,甚至可以說,對作品並不負責。研讀《詩經.秦風.蒹葭》,同樣出現以上問題。解家最關心的是詩旨所在,然而都在有限的詩歌語言材料下,各自臆度,這樣處理詩歌,並沒有考慮詩歌這文學體裁,而是

6、以經學家的立場而考慮,或者其他解家為否定經學家的解釋而考慮,這樣對待作品,都不公平。二、詩旨四說論議研讀《詩經》,把詩歌帶到莊嚴的生命思考課題上去,是經學家的精神和使命;把國風中的多篇詩歌視為民歌,以為這才是那些詩歌的原來面貌,以至於不顧一切地反對經學家的解釋,是自宋迄今的處理態度。研讀《蒹葭》一詩,同樣有這兩種主要態度,因之而生出幾個意見。第一個意見認為是詩人諷刺秦襄公未能用周禮。這說法啟自《毛詩》,得到不少學者支持。《毛詩.小序》說:「《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1東漢鄭玄(127–200)36《毛詩箋》加以解釋,說:「秦處周之舊土,

7、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為諸侯,未習周之禮法,故國人未服焉。」2然則毛、鄭兩家是從地理立論,認為秦處周的舊土,理應有周人的尚禮的風教,可惜秦襄公卻不能如是,所以為詩人所刺。《史記.秦本紀》載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1年)春,周幽王用褒姒廢太子,立褒姒子為適,數欺諸侯,諸侯叛之。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酈山下。而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與誓,封爵之。襄公於是始國,與諸侯通使聘享之禮,乃用騮駒、黃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

8、。十二年(公元前777元),伐戎而至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