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课题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ID:32491035

大小:1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8

课题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_第1页
课题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_第2页
课题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课题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题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水的方法;2、初步学会用过滤对混合物进行分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讨论等方法从实验中获取信息,并学习运用文字、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2、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一杯纯净水来之不易,树立珍惜水、爱护水的思想。2、通过水的净化的实验探究过程,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对社会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学重点:1、水的净化方法、过滤操作。教学难点: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过滤的操作方法。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实验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烧杯、药匙、漏斗、滤纸、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水样、明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展示浑浊的河水问:这杯水我们能不能喝呢?为什么不能喝呢?可溶性杂质分析:天然水含有不溶性杂质如何将这样一杯浑浊的河水转化为能够饮用的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题2水的净化生:不能喝。生:因为水很脏,水里有杂质。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导入新课合作探究提问:被搅动的河水和静置放置的河水有什么不同?归纳:静置沉淀问:为什么

3、静置很久的河水依然很浑浊?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小颗粒沉降的更快?学生观察、思考回答。讨论交流:因为有一些小颗粒还没有沉降下来。化学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突破难点分组探究一:向一只小烧杯中取出河水样品,向河水中加入少量明矾,搅拌后观察。分析:明矾净水的原因实验操作。现象:加明矾的水比没加的清澈,掌握明矾的作用。引导学生实验探究,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实践的精神;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列举生活中用到过滤的例子。过渡:加了明矾并且静置很久的河水任然不是特别澄清,我们并没有除去水中的杂质

4、,如何将水中的泥沙除去?这在化学中叫做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开的方法。生活中也用到很多过滤的例子。多媒体展示图片,了解生活中的过滤。总结生活中过滤的共同点及特征。教师演示过滤操作。分组探究二:将加入明矾后的河水进行过滤。学生总结过滤的三要素。分组探究并描述实验现象。观察,思考。学生动手操作,掌握过滤的要点学生通过亲手操作,掌握水净化的方法——过滤。教师提问:问题一、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那些?问题二、过滤后的水是纯水吗?生:(1)滤纸破损;(2)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3)仪器不干净等。生:不是让学生进一步

5、了解过滤中的注意事项理论联系实际多媒体展示: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引导讲解:活性炭—利用其疏松多孔的结构,不仅可以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色素,除去臭味。这种净水方法称为——吸附法观看投影理解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多媒体展示节水标志图标学生交流发言节水标志的意义让学生了解节水标志,渗透保护水资源的思想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探究,我们将一瓶浑浊的河水净化成了较纯净的水,你还明确了哪些道理?学生总结净水方法、过滤操作要点等知识。体验净水过程,渗透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思想。巩固提高3

6、板书设计:课题2水的净化一、自然界的水可溶性杂质:钙镁化合物杂质微生物:细菌不溶性杂质:泥沙、漂浮物、难溶性物质二、水的净化方法静置沉淀1、沉淀吸附沉淀:明矾2、过滤:一贴二低三靠3、吸附:活性炭4、杀菌消毒四、作业在我国一些非常偏远的山村地区,那里的人们到现在还没有吃上自来水,如果我们能做一个简易过滤器送给那里的村民,那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啊!你愿意加入这个行动吗?课后请大家参照教材,开动脑筋完成一个简易过滤器。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