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石油地质学-第六章.ppt

【7A文】石油地质学-第六章.ppt

ID:32505006

大小:2.20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2-09

【7A文】石油地质学-第六章.ppt_第1页
【7A文】石油地质学-第六章.ppt_第2页
【7A文】石油地质学-第六章.ppt_第3页
【7A文】石油地质学-第六章.ppt_第4页
【7A文】石油地质学-第六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7A文】石油地质学-第六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石油地质学PetroleumGeology第六章油气藏的类型第六章油气藏的类型概述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其它类型油气藏第一节概述一、油气藏分类的目的(一)分析油气藏形成的控制因素,研究油气藏形成的条件和分布规律;(二)掌握不同类型油气藏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勘探开发方案;二、油气藏分类的原则(一)分类的科学性分类方案必须充分反映圈闭的成因、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反映各种不同类型油气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二)分类的实用性分类必须简明易懂,避免繁琐,便于使用,对油气藏应该是科学的划分,高度的概括,能有效的指导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工作。第一节概述三、油气藏分类方案(一)圈闭形态

2、分类:层状块状透镜状(二)储集层岩类:砂岩碳酸盐岩变质岩(三)储量及产量大小: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四)油气水性质:稀油稠油第一节概述四、按圈闭的成因对油气藏进行分类(1)、构造油气藏(四个亚类,structuralreservoir)1).背斜油气藏(anticlinalreservoir)2).断层油气藏(faultedreservoir)3).构造裂缝油气藏(fracturedreservoir)4).盐体刺穿接触油气藏(saltdispirreservoir)(2)、地层油气藏(三个亚类,stratigraphicreservoir)1).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unco

3、nformityreservoir)2).地层超覆油气藏3).生物礁块油气藏(reefreservoir)(3)、岩性油气藏(lithologicalreservoir)1).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2).砂岩透镜体油气藏(4)、其它岩类油气藏三个亚类1).水动力圈闭油气藏(hydrodynamicreservoir)2).成岩圈闭油气藏3).水溶气藏第二节构造油气藏构造油气藏:油气在构造圈闭中的聚集。构造圈闭(structuraltrap):凡是因地壳运动使储集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1、背斜油气藏(anticlinalreservoir)世界上,可采储量>5亿捅(710

4、0万吨)大油田有198个,其中背斜占75%以上,背斜理论指导油气勘探经历很长时间。(1)与褶皱作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圈闭的成因:地壳运动受水平挤压上隆弯曲形成。圈闭的分布:褶皱区及其前缘。例如:天山褶皱带祁连山褶皱带龙门山褶皱带。油气藏特点:1)两翼地层倾角陡,且不对称;2)闭合高度大,闭合面积小;3)陡翼常伴生逆断层;4)分布方向与构造线方向一致;5)油气藏成排成带出现。典型实例:如:酒泉盆地老君庙背斜带(鸭儿峡、石油沟)第二节构造油气藏(2)与基底活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1)两翼地层倾角平缓;2)圈闭的闭合高度小,闭合面积大;3)断层较少且以张性断层为主;4)油气藏连片、成带

5、,形成大型隆起或长垣;5)圈闭形成时间早,闭合面积大是聚集油气、形成大油气田的有利的地区。如:松辽盆地—大庆油田四川盆地—威远气田第二节构造油气藏威远气藏位于四川盆地川西南地区,是一个与基底隆起有关的背斜圈闭气藏。古生代一直表现为一个向南东倾斜的斜坡带,喜山运动形成了巨大的穹状背斜圈闭。现今构造轴向为北东东,北缓南陡。产层为震旦系白云岩,裂缝、溶缝、溶孔发育,为一个具有底水的块状气藏。高产并分布于构造顶部和断裂发育带。第二节构造油气藏(3)与地下柔性物质活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1)上覆地层倾角缓,向下逐渐变陡;2)圈闭核部常有盐栓、盐核存在;3)圈闭顶部伴有张性断层;如:江汉盆

6、地王场油田科威特布尔干油田世界第二大油田(可采储量90亿吨)(4)与古地形突起和差异压实作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1)圈闭核部为坚硬的块状岩石突起;2)背斜形状常反映古突起形状;3)圈闭的闭合度向上逐渐减少;4)两翼倾角向下逐渐变陡;如: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孤岛油田第二节构造油气藏2、断层油气藏断层油气藏:油气在断层圈闭中的聚集。断层圈闭(faulttrap):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圈闭。(1)、断层油气藏的特点1)断层的分隔性明显,常以多断块形式出现,破坏了油气藏的完整性,使构造复杂,含油层位、含油高度、含油气面积很不一致,油水关系复杂,勘探困难;2)断层附近储集层渗

7、透性变好,常形成高产井区;3)纵向上具多含油气层系;4)油气常富集于靠近油源的断层一侧。第二节构造油气藏(2)、形成断层圈闭及油气藏的条件1)断层必须起封闭,两盘具孔隙性和渗透性地层;2)断层必须是在储集层上倾方向起封闭作用;3)平面上,断层线必须与构造等高线、岩性尖灭线、断层线相交、闭合。(3)、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两重性:封闭遮挡作用,通道破坏作用。1)纵向上取决于:A、断层的性质:张性断层:通道破坏作用;压性断层:一般封闭遮挡作用B、断层带内地层的性质:柔性地层(泥岩、泥灰岩)—封闭遮挡作用脆性地层、渗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