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石油地质学-第七章.ppt

【7A文】石油地质学-第七章.ppt

ID:33377328

大小:1.02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2-24

【7A文】石油地质学-第七章.ppt_第1页
【7A文】石油地质学-第七章.ppt_第2页
【7A文】石油地质学-第七章.ppt_第3页
【7A文】石油地质学-第七章.ppt_第4页
【7A文】石油地质学-第七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7A文】石油地质学-第七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石油地质学PetroleumGeology第七章三场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第七章三场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地温场地压场地应力场与油气生运聚保的关系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三场”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地温场、地压场、地应力场与油气藏形成分布有着密切关系。(l)地温场无机和有机矿物的成矿演化有机质热演化生油窗、生气窗粘土矿物转化、脱水促进油气初次运移水热增压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凝析气藏形成地温场和地压场—控制气田形成分布、气体水合物形成分布地温场和有机碳分布—控制油田形成分布促进可塑性岩石的流动、刺穿影响地下深处热流及岩浆活动“三场”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2)地压场地静压力、压实作用—初次运

2、移流体势—油气初次、二次运移,指明有利聚集部位异常地层压力—流体压力封存箱促进油、气、水运移改变气在油、水中的溶解度压力与温度控制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影响烃类物系的相态变化异常压力带与欠压实带压实背斜圈闭的形成分布盐丘、泥丘等刺穿构造的形成分布“三场”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3)地应力场有机质成熟生烃的力学化学反应油气运移、聚集的重要动力形成各类背斜、断层等构造圈闭形成二级构造带形成断层、裂缝、微裂缝有助于形成各种地层不整合有助于形成储集层的次生孔隙发育带有助于形成刺穿构造强烈地应力作用可破坏油气田作用强度地应力≈(1~5)×地静压力综上可知,“三场”相互联系,对盆地内油气藏

3、的形成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第一节地温场与古地温研究在地表上层(深约20~130m)之下,地温随深度而有规律地逐渐增加,即每加深一定深度便升高一定温度。将深度每增加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温梯度(或地热增温率),以℃/100m表示。取得地下温度或地温梯度后,编绘等值线图,即可反映地温场的变化。地下温度可由井温测量得知。在大多数井内,由于泥浆温度低于井底地下温度,井温测量记录的温度常常比真正的地下温度低-1.11~26.67℃(30~80F)。在有采油温度资料的油气田,可以利用采油温度来校正电测温度。第一节地温场与古地温研究古地温的测定在地质历史中,岩层遭受褶皱、剥蚀以及

4、岩浆活动,往往造成古、今地温的很大差别。因此,在地壳运动强烈的地区,用现今的地温梯度估价烃源岩中原始有机质的成熟度是不可靠的。应该尽可能恢复古地温,探求烃源岩经受的最高温度。在石油地质研究中,测定地质历史过程中沉积岩经受最高温度的方法有很多,目前国外多借助于镜质体反射率、孢子的颜色、干酪根的电子自旋共振、自生矿物及流体包裹体等,通过对比这些指标与己知温度梯度的关系,或者通过实验测定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来求得。第一节地温场与古地温研究镜质体反射率法镜质体反射率是一种较好的成熟度指标。随着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延长,镜质体逐渐降解演化,颜色愈益加深,反射率逐步增大。可见,镜质体反

5、射率与温度、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反射率的大小直接反映经受的最高温度。因此,根据沉积岩中镜质体的反射率可以估算在地质历史上经受的最高古地温。第一节地温场与古地温研究它既可表示在恒温下加热一定时间所得到的反射率值,也可反映在同一时间内温度变化所造成反射率值的差别。于是,对已知地质时代的沉积岩,测定出其中所含镜质体的反射率后,就可以推算其所经受的最高古地温。第一节地温场与古地温研究在热演化过程中,镜质体的降解程度与反射率的增加是一致的,因此也可以通过模拟得出各地区镜质体降解率与反射率的对应关系。然后,系统测定探井中岩石的镜质体反射率,得出相应这些反射率值的镜质体降解率

6、,代人阿伦尼乌斯方程即可求出地下古地温。Barker(1986)专门研究过镜质体反射率与古地温之间的关系,通过600多个镜质体反射率Ro值与对应的最大温度T统计分析得出LnRo=0.0078T-1.2Barker认为上式具有普遍性,是一种较好的地质温度计。第一节地温场与古地温研究孢子颜色法这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随着沉积物埋藏深度加大,其中所含的孢子、花粉、藻类等有机物在热演化过程中颜色逐渐加深,具有不可逆性。因此根据孢子的颜色及有机质的热变指数,也可以反过来求得所经受的最高古地温。图中表明随温度升高孢子颜色的变化情况,并加注孢子颜色指标和热变指数。第一节地温场与古地温

7、研究干酪根电子顺磁共振法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测定的自由基含量,可作为一种衡量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它也可以反映沉积物所经历的最高温度。在干酪根的芳香烃结构中,苯环的共轭键可以产生稳定的自由电子。干酪根中自由电子的数量和分布决定于苯环的数目及其相关位置。如果干酪根样品处在微波轨道中和磁场影响下,能够改变成特殊的磁场强度,自由电子会发生共振,并改变微波频率。利用波谱仪能够测定自由基含量/克(Ng)、共振点的位置(g)和信号的宽度(W)。在干酪根的成熟过程中,这些参数都会显示出是逐渐变化的。利用现代沉降盆地的井下温度,能够对比最高温度下的Ng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