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细心

培养孩子的细心

ID:32523414

大小:60.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0

培养孩子的细心_第1页
培养孩子的细心_第2页
培养孩子的细心_第3页
培养孩子的细心_第4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孩子的细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孩子细心发布:金玲 时间:2012-3-2315:36:20 来源:兴庆区教育局信息中心 点击:318马虎、大意是孩子在生活、学习中不细心的表现,是常见的学习障碍之一。有这种学习障碍的孩子不是不努力学习,也不是智力有问题,更不是能力不够,而是在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测验中粗心大意,把本来应该写对的写错,把本来知道的正确答案写成错误的答案.....这样的孩子很冤枉,他们往往并不是差等生,但是却得到和差等生一样的成绩,他们原本在学习上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却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同。     马虎,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是最大的障碍之一。这可能会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障碍,

2、让他们永远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因为粗心,孩子会失掉很多升学的机会,也可能失去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对于孩子来说,马虎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缺点,一定要想办法克服。 一,孩子要做的     马虎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却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很不利。生活中因为粗心,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很多同学可能对自己马虎的毛病不以为然,但是如果任由其发展,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我们经常在做作业的时候写错小数点、单位名称。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生活中,设计飞机、桥梁的工程师写错一个小数点,那么带来的将是多大的损失?如果医生为病人看病,写错了药的名称,将会给病人带来多大的健康威胁?    

3、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马虎大意,经常犯错,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所有粗心大意都可以用一句“我不小心”来掩盖的话,这个世界将会失去规则和秩序,变得混乱不堪。如果我们现在对粗心大意毫不在意,那么将来我们可能就是一个失败的工作者,一个给别人带来损失和不幸的人。     细心是一种好品质,只有细心的人才能做好一切事情,也只有细心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感和值得人信任的人。那么如何克服自己马虎大意的毛病呢?1.时刻提醒自己要细心     马虎大意的人一般都是大大咧咧的,很多事情根本不往心里去,对事物没有重视的意识,才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错误。为了自己能够专注起来,我们

4、要时刻提醒自己“认真”。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反复提醒自己。每次粗心犯错误后,要用笔记下来,告诫自己改正错误。这种方法对于克服马虎大意是很好的心理疗法。2.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      如果有粗心大意的毛病,可以在做完一件事情后回头检查。比如在做完作业、答完试卷后,一定要提醒自己认真检查。养成检查的好习惯,既有助于发现自己的错误,又能够培养自己耐心的习惯。3.勇于自我惩戒      如果有粗心大意的毛病,可以尝试自我惩罚的方法。例如,在手腕上套上一个橡皮筋,每因马虎犯错一次,就拉一次橡皮筋,用疼痛来惩戒自己;也可以惩罚自己不看喜欢的动画片,或者不许吃自己喜欢

5、的食物等,让自己记住这一次的教训。如果下次重犯,用更严厉的方式,这样重复多次,就能够在头脑中形成“危机意识”,就会在下次做事时提高警惕,帮助自己改正粗心的毛病。同时,也可在认真做事后,给自己奖赏,如做自己喜欢的事,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4.主动做些需要耐心的家务     一些需要耐心的家务能够培养我们的细心习惯,比如缝纽扣、上螺丝、做手工活等。这些事情能够让自己静下心来,认真把事情做完。这些事情做多了,自然而然能够影响到我们的行为和心理,让我们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都具备耐心和细心的品质。 5.培养能够锻炼细心和耐心的爱好     通过一些业余爱好也能够提高自己的细

6、心和耐心的程度,比如练习毛笔字,学习国画、素描等,都有助于培养自己的细心和耐心。这些方式不仅能够训练我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事方式,还能培养我们的艺术技能。 二,父母要做的    粗心是在很多孩子身上存在的毛病。粗心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因为孩子的听觉知觉还不发达,造成了学习上的障碍;有的是因为平时生活习惯太懒散,让孩子形成了对事物的细节不够重视的习惯;有的是因为个性使然。无论哪种粗心,都会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而如果父母任由这种习惯发展下去,那么很可能导致孩子成长道路上很多的失误和不幸,到时候会令他们后悔莫及。那么,如何纠正孩子粗心的毛病

7、呢?1.帮助孩子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样的场景:孩子看电视正在兴头上,却被母亲强行关进房间学习。这时,孩子根本无心学习,因此心不在焉,错误百出。很多小学生把“3”看成“8”,把“+”当成“ ÷”.........当父母给他指出来时,孩子会毫不在乎地说:有什么了不起,我本来会做的。其原因就是题目太简单,无法激发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让孩子知道,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都不会很难,你与别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否把简单的事情做好。     有些孩子平时谨慎用功,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可一到考试就发挥不好,平时会做的简单题目也会出错,甚者漏答整张试

8、卷。原因就是他太在乎考试,太想考好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