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中学、陈洋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30890

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中学、陈洋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30890

ID:32533374

大小:4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1

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中学、陈洋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30890_第1页
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中学、陈洋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30890_第2页
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中学、陈洋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30890_第3页
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中学、陈洋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30890_第4页
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中学、陈洋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30890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中学、陈洋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3089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秋学期期末陈盘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卷时间:75分钟分值:12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B.改革实际由资产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而展开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改革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俄国得以确立2.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

2、、“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基本方式是(  )A.大量倾销工业品和资本输出B.开设银行和迫使清政府借款C.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D.投资修筑和经营中国的铁路4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经历了缓慢而谨慎的酝酿过程,其主要原因是()   ①改革必然触动封建地主利益,阻力非常大②大力发展资本主义③害怕引起人民大规模暴动④为了维护封建地主利益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5.俄国激进派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基本主张是()       A

3、.继续保留农奴制B.对农奴制进行平缓的改革C.主张让农奴向地主赎买份地D.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奴自由和土地6.沙皇政府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这一规定:()①反映了农民被奴役的程度日益加深②说明了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③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④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最后确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百日维新的变法法令中,直接

4、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A.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B.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C.取消重叠机构,裁汰冗员D.裁撤绿营,编练新式陆军8.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①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③元曲在明清两朝

5、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④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9.郑观应主张“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的根本目的是(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维护清朝统治C.学习西方的经济制度D.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10.下列观点中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B.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C.当世

6、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D.当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11.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A.太平军   B.洋务派C.维新派   D.义和团12.19世纪末,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是为了(  )A.实现其“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B.加入帝国主义侵华的行列中C.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D.解决其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13.1861年,一农民有一诉讼案件,将()       A.实行公开审判B.可

7、以请律师  C.按等级进行审理D.可由陪审团陪审14.俄日两国以改革的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其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A.封建统治基础牢固,没有发生社会危机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开明皇帝相互妥协C.人民的反抗斗争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水平较低15.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A.君主专制   B.联邦制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16.《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竞相向中国提供借款,这主要是因为列强可以借此(  )①掠夺中国的关税收入 ②获取高额回扣

8、和利息 ③获取更多的政治特权 ④成为侵华霸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