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典型题型复习

现代文阅读典型题型复习

ID:32568719

大小:78.3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2

现代文阅读典型题型复习_第1页
现代文阅读典型题型复习_第2页
现代文阅读典型题型复习_第3页
现代文阅读典型题型复习_第4页
现代文阅读典型题型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典型题型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现代文阅读典型题型复习及简要答题规范总体阅读思路:1整体阅读2领会作者的观点而非读者自己的感受3仔细审题,从题干的关键词入手,“遵路”答题.4学会根据分值推测得分点.一社科类文段1.语境中含义的理解例月考二1.“第一段划线的‘所向披靡’在文中的意思”(自我糟蹋文化的潮流在所涉及的领域产生的巨大的破坏力)2010秋考4.“第⑤段中加点词‘性灵’的意思是(情感和美感)。”2011春考1.“第一段加点词‘消灭’在文中的意思”(开发或利用)答题要点:1注意对象2词性相对应3答案放在句中基本通顺4注意词语感情色彩,存不存在褒贬互用的情况

2、5有的可能须答出比喻、象征义2.关联词的选择或者填空A选择关联词例2010上海秋考5.“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⑨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D虽然)”B填写关联词例2010.1杨浦区一模试卷1.“在第(九)段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不仅而且)”答题要点:1注意上下文的语意2注意关联词的搭配关系3.作用类题A举例或引用诗句的作用例2010秋考2.简析第③段中两处画线句作用的异同。(两处引用阐明了笔墨艺术的魅力;引用沈尹默的话阐明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引用宗白华的话阐明笔墨艺术胜过许多复杂的艺术。)2010.9摸底考2.“简析文

3、中两处划线句作用的异同”两处均用引用来说明观点,增强文章的可读性、生动性.不同之处引用“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阐明感受力强,能“处处领略”,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引用“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则是阐明在百忙中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有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答题要点:1在说明或议论性的文段中举例是为了说明或论证事物的特征或一个抽象的概念,或一个观点2关注划线句前后或上下观点性的句子.3关注引用例子或诗句的常规作用:增加说服力或者生动性、感染力等.B文章语言(结构)特点的作用例2

4、009.1杨浦区一模试卷4.“第(10)段平实、晓畅的语言特点的作用(清晰地说明了一把好壶的的评价标准.)”“第(15)段抒情的作用是形象地表现了紫砂壶所蕴涵的人文情感.”2010.1杨浦区一模试卷4.“总分式结构的作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中国建筑的特点与文化内涵),平实质朴语言的作用(清晰地说明了中国建筑的各种特征及它们所包含的文化现象.)”答题要点:注意不同语言特点与结构相对应的不同作用,C划线句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例2010.控江中学期中考试卷“第(11)段划线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2010春考7“第②段中多

5、次用“不知所措”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个“不知所措”总起下面路灯、车辆和人的“不知所措”,  强调大雾使城市失去了往常的秩序与规则,   为下文“我”的得意忘形铺垫。答题要点:1审清题意,如果没有说明从结构上回答,答题时需要从结构和内容上兼顾回答.2如果需要从结构上回答,需要关注划线句在全文中的位置及常用的作用:开头处出现,多为引出下文,句中出现多为承上启下,句末出现多为点题或点明中心主旨或深化主旨、回味无穷等.4.概括题A概括段意例2010秋考1.“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笔墨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B用填空概括文

6、章不同层次的内容例2011春考3.“第③段概述人类进入荒园的过程是为了说明人类进入荒园的先后顺序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2010.1杨浦区一模试卷3.“本文在介绍中国传统建筑中比较深入,不仅清晰地说明各类建筑的不同特征,还阐述了这些特征背后深刻的政治伦理观、文化精神、审美习惯等原因.”C概括全文要点例月考二5.“根据文意,糟蹋文化所带来的危害性可以归纳为哪些要点”月考四6.“综观全文,‘隐士文化’的要点可归纳为”答题要点:1基本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2根据文意,有意识寻找要点的层次(例隐士文化的要点的归纳可寻找其概念、表现、实质、目

7、的的不同角度,可注意此类题目延伸对象为一种文化现象、一个人或流派、一本书等)5梳理思路题在社科类文段和散文文段中均会涉及,社科类文段要注意对论点的论证层次,散文文段可关注线索.例2010.9摸底考6.“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2010.控江中学期中考试卷7.“这篇文章在写作思路上有什么特色?简要赏析。”答题要点:思路1:从(由)…写到(引出)…,然后…,最后…,从而揭示(体现)…概括文章先后写作的内容.思路2:引题——事例——拓展——反思。思路3:以“…”为线索,选取了那些材料来表现主

8、旨。思路4:关注文章前后内容的内在关系:并列、递进(层层深入)、正反对照、情感变化等。6举例阐释题例2010.1杨浦区一模试卷5.“借鉴上文内容,选择一例典型的中国建筑说明其中体现的文化内涵”2010.1杨浦区一模试卷12.“选择一篇鲁迅的作品,来印证第(11)段中‘鲁迅在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