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稿]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

[终稿]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

ID:32585317

大小:58.8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3

[终稿]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_第1页
[终稿]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_第2页
[终稿]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_第3页
[终稿]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_第4页
[终稿]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终稿]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记叙文答题公式及技巧(一)某句话(或某段)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屮: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照应题目。(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木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l;T+对象+特性。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答题格式: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事物人格化,生动形彖地写出了+对象+特性。3、排比:冇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

2、呵成。4、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5、对比:用……和……对比,强调了……突出了……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描写手法: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四)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在回答吋必须结合当吋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3、)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彖(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五)主旨句(一般是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屮心。(六)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冇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彖深刻。(2)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3)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七)人称作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第三人称:不受时

4、间、空间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的反映客观内容,冇比较宽广的活动范亂古诗词默写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儿句是,2.《木兰诗》中反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速的几句是3.《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岀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是4.《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乂突岀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5.《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o1.《木兰诗》屮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1.《木兰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o2.《木兰诗》中表现父母对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Z情的两句是,O3.《

5、木兰诗》屮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对自己用过得东四的亲切感、自豪感的儿句,,,O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男”换女装的两句是,o11・《木兰诗》中说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负或才干的机会,并不比男子逊色的比句是,123•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o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o13.《木兰诗》中运用妙趣横生的比喻讴歌和赞美木兰谨慎、机敬的名句是14•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15.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是16.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富有情趣的两句是,17.王维《竹里馆》一诗屮,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18

6、.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19.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叶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20.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2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屮,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1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16.岑参《逢入京使》一诗屮,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24、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O25、南亚海啸牵动着全球民众的心!灾害

7、发生后,国际红十字会及各国派逍的救援人员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用《木兰诗》中“,”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26、站在长城脚下,遥想秦汉以来的战场: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想到屮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征夫们期待的仅仅是“回家”二字!就像《木兰诗》中所写的“,”o27、六朝山水诗在大谢、小谢手中时,大多还是繁缠Z作,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曾只用短短四句诗,已经很有唐人五绝的风味。就境界而言,写出了土国维所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