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统考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统考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

ID:32623670

大小:96.64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2-13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统考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1页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统考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2页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统考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3页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统考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4页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统考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统考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统考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考号:学校:姓名:班级: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默写”,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②夫君子之行,(诸葛亮《诫子书》)③,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④《天净沙•秋思》中点明游子思乡主题的诗句是: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溉汲•5)缥缈(piao)•钦差(qing)•木刻(ke)■B.狭隘•(ai)恍惚(huang)■蜷伏(quan)■确凿(zud)•C.菜畦•(qf)粗犷(guang)敲斜(qi)•搓捻(nian)

2、■D.掺和(he)怂恿(song)蹒跚(pan)倜傥(tang)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杞人忧天骇人听闻披蓑带笠咄咄逼人B.力不遐供随声附和怪诞不惊畏罪潜逃C.居心叵测疲倦不堪惊慌失措美不胜收D.人迹罕至莫不关心神采奕奕呼朋引伴4.对下列句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莅临:來临)••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C.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阻骂着夺去我们东西的人。(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D.济南的冬天是响睛的。(响晴:响亮而晴朗)••5.下列句子中

3、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电影中的美国西部边疆与历史事实大相径庭。••••B.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是不正确••••的。C.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要不求甚解。••••A.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要持之以恒,不能见界思迁。••••5.下列选项中搭配不当的一组是()A.《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家。代表作诗集《女神》等。B.《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国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园丁集》《飞鸟集》。C.《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D.《女蝎造人》

4、作者袁珂,童话家。著有《屮国古代童话》《山海经校注》等。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描写这个词吋,我自豪极了…这里“能”是动词。B.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载体,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C.《散步》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D.《咏雪》写的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谢太傅”的女儿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力和灵活的想彖力。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7.下面是几个文学兴趣小组开展的读书、写作、创作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活动一创作】下

5、面是根据《皇帝的新装》改编的课本剧片段,请将内容补写完整。(注:①填人物语言②填神态和人物心理活动。)观众甲: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漂亮呀!观众乙:看他的后裙多美丽呀!小孩:①!观众甲:上帝哟!你听听这天真的声音,有个小孩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观众乙:他确实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啊!皇帝:②—我一定要把这游行大典进行完毕。【活动二书韵】请你从下面的篇目中向大家推荐一本你读过的好书。书目:《繁星》《春水》《安徒生童话》《西游记》我推荐的书推荐理由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8.对长妈妈的“特别的敬意”是因何而生?又是何吋消失的?9.“在百静屮,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

6、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11•阅读《狼》,回答问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己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7、,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己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Z。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儿何哉?止增笑耳。(1)本文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清代著名文学家。著有文言短篇小说集《》。(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①缀行甚远■②其一犬坐于前■③一狼洞其中■④狼亦黠矣■(3)用“/”线标示下列句子的语音停顿。其一犬坐于前(4)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A.“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B.文章的基本情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