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螺纹循环指令g76加工轨迹研究及应用

复合螺纹循环指令g76加工轨迹研究及应用

ID:32635232

大小:59.0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4

复合螺纹循环指令g76加工轨迹研究及应用_第1页
复合螺纹循环指令g76加工轨迹研究及应用_第2页
复合螺纹循环指令g76加工轨迹研究及应用_第3页
复合螺纹循环指令g76加工轨迹研究及应用_第4页
复合螺纹循环指令g76加工轨迹研究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合螺纹循环指令g76加工轨迹研究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合螺纹循环指令G76加工轨迹研究及应用摘要:在数控车削加工中,大螺距螺纹加工,一般首选G76螺纹复合循环指令进行编程。因其指令编制的程序简练,系统功能性强和加工工况稳定可靠等优势,所以被广泛使用。为了更好的发挥指令的功用,本文通过实例操作,积累多组实验数据,详细分析G76螺纹切削复合循环指令在加工过程中刀具实际移动轨迹坐标位置,使我们能更好的掌握螺纹刀在不同工况加工过程中的参数变化情况,为更有效的利用G76螺纹复合循环指令进行螺纹加工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螺纹加工刀位分析螺纹加工应用技巧G76螺纹切削复合循环指令是采用斜进式进刀,多次自动循环切削螺纹的一种编程加工方式。由于其采用单侧刀刃

2、切削工作,使刀具负载较小,排屑容易,并且切削深度为递减方式,避免出现“啃刀现象”,这种加工方法一般适用于大螺距低精度螺纹的加工。此加工方法排屑容易,刀刃加工工况较好并且程序段语句少,出错率低,在螺纹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此加工方法更为简捷方便。本文结合实例,通过操作实验,详细描述螺纹加工中,刀具实际移动轨迹位置的分析和应用。G76指令加工轨迹如下图1所示:图1G76指令加工轨迹、螺纹加工始点的刀位分析螺纹加工的始点为程序中的循环点,又称为起刀点。一般X向循环点坐标设定在接近螺纹牙顶位置处,Z向循环点坐标设定在螺纹端面正向位置处,但要考虑将螺纹加工起始时产生的不完全螺纹消除在空程段内。例如图

3、2中,将螺纹循环点设在(X29.0Z5.0)处。图2螺纹加工零件图车削如图2所示工件的M27粗牙螺纹。地址P指定的参数:精加工次数m:3次、螺纹退尾长度1:1.2L、螺纹车刀刀尖角度a:刀尖角60。o最小切削深度△dmin:0.1mm,精加工余量d:0.2mm,螺纹加工终点坐标值:X23.1Z-42.0,螺纹的半径差i:0,螺纹牙型髙度k:1.950mm,第一次切削深度△d:0.5mm,螺纹螺距L:3.0mm。螺纹小径为23.1mm。前端倒角3X45°。螺纹加工零件图程序:S400M03;T0303;GOOX29.0Z5.0;G76P031260Q100R0.2;G76X23.1Z-42.

4、0ROP1950Q500F3.0;GOOX200.0Z100.0;M05;M30;%螺纹加工始点刀位的走刀轨迹,通过大量实验的数据积累和分析如表1所示:表1始点刀位进刀数据分析表表1是例题图2螺纹加工零件图完整的刀位进刀始点的坐标数据,从中我们可以分析论证出螺纹加工斜进式进刀轨迹。首先,刀具从螺纹循环点(X29.0Z5.0)起,按第一次切削深度参数,X向快移进刀1.0mm至X28.0,同时Z轴根据螺纹牙型角与X轴联动至Z4.711位置处后刀具根据螺纹牙顶尺寸,按第一次切削深度参数,刀具X向直进快移进刀至X26.0位置,随后进行螺纹切削加工,完成后刀具快移返回循环点。第二刀切削时,刀具从螺纹

5、循环点起刀,按除第一刀车削深度后,剩余切深系统自动计算的递减切深值,刀具联动快移进刀至(X27.585Z4.591)位置处,之后刀具再根据螺纹牙顶尺寸,按递减切深值,快移直进进刀至(X25.585Z4.591)位置,工进切削加工螺纹,以此类推,完成n次进刀始点移动,完成螺纹加工。综上所述,根据G76螺纹加工始点刀位进刀数据分析表,总结出以下结论:(1)螺纹刀首先从循环点开始按螺纹牙型角度斜进式进刀,其后刀具根据螺纹牙顶尺寸,X向直进进刀。(2)螺纹刀循环点坐标值不同位置的设定,不会影响循环点进刀和牙顶进刀X向层进刀量切深值,两进刀点间始终保持设定的位置差。如X向循环点坐标值设定为X30.0

6、、X32.0、X40.0……都不会影响螺纹牙顶进刀的刀位点值。(3)斜进式刀位移动,只针对G76螺纹加工的粗加工有效,精加工时采用直进进刀法加工螺纹。(4)螺纹精加工时,层切量=精加工余量,一刀切削完成余量加工,精加工次数只是重复精修螺纹。二、螺纹加工分层切深量的刀位分析螺纹加工分层切削,第一层切深量是按第一次车削深度参数Ad设定的数值来确定。后续剩余切深量,系统会自动计算出递减切深值,指令刀具工进切削加工螺纹。递减分层切削加工如表2所示。表2切深量数据分析表表2是例题图2螺纹加工零件G76螺纹加工递减分层切深量数据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分析论证出螺纹加工分层切深量的变化过程。表2中,分层进刀

7、增量值是X方向,除按指定第一层切深△(!设定的数值进刀量加工后,剩余切削量的递减分层切深数据值。系统分配数据是根据实验结果采集的螺纹加工时,坐标系显示的两次分层切深的增量值;公式计算数据是通过切深递减计算公式:厶血(■-■)Ad求得,如第二层切深量厶d2=(X0.5=0.207因第一次车削深度参数Ad值为半径值表示,所以第二层切深量分层进刀增量公式计算值为0.414mm;第三层,第四层……依据此公式计算求得。系统分配与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