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中易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施工中易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

ID:32643329

大小:58.6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4

混凝土施工中易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_第1页
混凝土施工中易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_第2页
混凝土施工中易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_第3页
混凝土施工中易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_第4页
混凝土施工中易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施工中易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混凝土施工中易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摘要】针对变电站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缝隙、夹层、缺棱掉角等质量问题,对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处理方法。【关键词】混凝土施工问题处理方法引言在变电站施工过程中以往只重视设备的性能和构架的结构,随着电网建设的飞速发展,对变电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创'‘国家优质工程”已经成为每一个送变电施工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与此同时,对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些质量

2、通病,不仅影响观感的质量,而且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是施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混凝土施工质量易出现的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法1.蜂窝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大小程度不同的蜂窝。1.1蜂窝产生的原因1.1.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1.1.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1.1.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1.1.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1.1.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

3、泥浆流失;1.1.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1.1.7基础、柱、墙根部未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1.2处理方法1.2.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至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1.2.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模用

4、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1.麻面1.1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表面,但是无钢筋外露现象。2.2产生的原因2.2.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1.2.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1.2.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2.2.4模扳隔离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1.2.5混凝土振捣不实

5、,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2.3处理方法2.3.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2.3.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3.孔洞2.1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3.2产生的原因1.2.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

6、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混凝土;1.2.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1.2.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1.2.4混凝土内掉入模板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1.3处理方法3.3.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3.3.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

7、,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1.露筋1.1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负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1.2产生的原因4.2.1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1.2.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4.2.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4.2.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4.2.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拆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

8、角,导致漏筋。1.3处理方法2.3.1浇灌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