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的改革》导学案02

《自上而下的改革》导学案02

ID:32664009

大小:62.7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自上而下的改革》导学案02_第1页
《自上而下的改革》导学案02_第2页
《自上而下的改革》导学案02_第3页
《自上而下的改革》导学案02_第4页
《自上而下的改革》导学案02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上而下的改革》导学案0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上而下的改革》导学案教学目标1.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2.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重点难点1.《农民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处境的变化。2.农奴制改革的性质。3.如何理解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为什么说改革是不彻底的?4.探讨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教学方法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课前预习】1.1861年3月3日,沙皇签署了和,开始改革。2.政治上:宣布废除,给农民,农民获得了白由权和等公民权利。3.经济上:规定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的同

2、时,将得到一块和一块,但必须交纳和得到地主的同意,份地的要由地主规定。4.组织上:为了管理农民还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一一“”,把农民纳入了的控制之下。5.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的改良运动,是一场性质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保有了,使俄国逐渐形成了以为特征的帝国主义。6・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沙皇政府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地方建立了,后来在城市建立和:此外,还对进行了改革等等。7.19世纪末,俄国基本完成了,建立一些重要的石油产地和新兴的工业部门,形成了一些新的,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教学:

3、第一课时改革的经过一一自上而下的改革。1、时间人物:1861年俄历2月19S,o2、改革文献:《1861年2月19日宜言》、《》。3、改革目的:4、主要内容:(1)政治上:废除,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2)经济上:农奴可得到-•块份地,但其由地主决定;份地须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⑶组织上:建立“”加强对农民管理。村社设置一个由地方贵族担任的调停人;还实行连坏保以约束农民按时完成各类赋役。农民由过去受个别地主支配转变为受控制5、改革评价:⑴性质:(2)进步性:⑶局限性:①实际上

4、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②保留大量,严重影响资本主义发展速度,使之日后具有特点③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改革后的农民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仍然受地主的剥剥和奴役。第二课吋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1、政治近代化一一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司法和军事);思考1:政府给农民的解放是否是农民想要的解放?措施影响政治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设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城市杜马和自治局)。思考2:为什么说俄国工业发展的首要原因是农司法废除等级法院,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公开诉讼程序。军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取代

5、过去的募兵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更新设备,设立军校培养人才,提高了军队素质,增强了战斗力。2、经济近代化一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⑴特点:⑵工业:①19世纪末完成工业革命,主要部门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②纺织业最为发达;石油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巴库成为重要石油产地。③形成新的工业区,铁路建设发展快。(3)农业: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P87-88)(4)原因:【重点优化】1、改革的两面性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改革具有两面性?根本原因是什么?对俄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2、沙皇政府在政治上进行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农

6、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典型例题】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奴制的废除?——《苏联史》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7、。——《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了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収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1)材料一屮,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3)材料三中队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4

8、)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课后作业: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