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言形式回归语文本色

关注语言形式回归语文本色

ID:32678013

大小:64.2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4

关注语言形式回归语文本色_第1页
关注语言形式回归语文本色_第2页
关注语言形式回归语文本色_第3页
关注语言形式回归语文本色_第4页
关注语言形式回归语文本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注语言形式回归语文本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注语言形式回归语文本色一段时间以来,语文教育教学的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语文要姓“语”;语文课要回归自己的本色,要有语文味;语文课不要“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语文课不仅要得“意”更要得“言”;语文教学要与内容分析式教学说“再见”。但语文味是什么?语文教学的本色是什么?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的本色就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因此,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得“意”,又要得“言”。也就是说,学习一篇课文不

2、仅要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怎样写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即语言形式的感悟与理解。而这一点恰恰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所缺失的,被教师所忽略的。那么,如何从文本的语言形式出发,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以达到语言内容理解与语言形式感悟之间的和谐统一呢?一、设计有效的词语教学许多老师在词语教学时,总是先指导学生认读几遍,然后对词语进行解释,接下来就进入对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环节。这样的教学,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和运用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拓展与落实。其实“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阅读教学中,我们用整合的方法设计词语教学,

3、也能演绎“二性合一”的精彩。如一位老师在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时,这样进行字词教学: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师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教师出示一组四字词语课件: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春雨点点、深深感谢、恭恭敬敬。指名读后再齐读,然后引读。)师:是的,作者每当想到田老师,想到田老师上的课,就会想到这些词一一(生投入地齐读这些词)师:每当想到田老师讲的故事,忆起田老师上课的情景,作者就会记起这些词一一(生深情地齐读这些词)师:长大后,作者成了了不起的作家,每当他取得成绩,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田老师,想到这些词一一(生再次深情地齐读这些词)师:同学

4、们,文中说田老师的文笔与口才都很好,你们说说,“娓娓动听”这个词是描写田老师口才好呢,还是文笔好?生:(齐说)口才好。师:那么,说一个人口才好,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呢?(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师:说得好,用这些词来赞美我们的田老师一点也不为过。同学们,请拿起笔,尽量多地用上这些词向大家介绍一下作者心中的田老师,以及田老师上的课。(生自由书写)师:(三四分钟后)谁先来通过你的描写把我们带进田老师的课堂?生1: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串讲一遍,然后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故事犹如春雨点点入土,让我们身临其境。我深深感谢

5、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生2:田老师上课引人入胜,他编的故事娓娓动听,有如春雨点点入土。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文学的种子。我能成为作家,都归功于田老师的教育,所以我在40年后遇到田教师,仍会像一年级的小学生一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感谢他的插柳之恩。在这个片段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激情引领下,不仅读得情趣盎然,记住了词语,而且感受到了课文中田老师的课品与人品,在此基础上积累关于口才好的词语;最后让学生尽量多地运用这些词写写田老师,写写田老师上的课。如此赋予过程以情趣性,赋予学生语境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也理解

6、了包含的意蕴,心智亦受到了启迪。在这里,教师熔词语的理解与积累,方法的指导与习得,语言的迁移与运用,对课文大意的概括与田老师的认识为一炉,立体推进,步步深入,有厚度、有效度、有力度,较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品味精妙的标点字词学生对课文中字词句的理解感悟直接影响着对课文内涵意义的把握,直至语言文字的吸收运用。因此,必须对语言文字的细节,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进行反复的琢磨推敲,斟酌出文章的深层含义,从而感悟文字的真实内涵。用朱自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体会那微妙的咬嚼的味儿”。1.比较体会关键词语教学《狼牙山五壮士》第四自然段时,我是

7、这样训练的:(1)边读课文边画出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并理解这些词的意义。学生抓住“抢”“夺”“插”“举”几个表示动作的词,初步体会到班长的机智勇敢。(2)思考文中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学生认为"猛”和'‘磨盘大”用得好,因为它们不仅让学生写出了班长动作迅猛,而且显示了他对敌人的仇恨。(3)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砸”换成“扔”“投”“掷”等词,让他们揣摩表达效果的不同。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体会、推敲,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思想教育。2•比较体会特殊标点三、感悟经典的语句段落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重在学习课文用词的优美、句式的典型;三年级更多

8、地关注文章所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段落;中高年级则开始对文章的细节、人物心理、景物动静态以及具体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