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培养

ID:32691366

大小:58.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浅谈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培养_第1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培养_第2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培养_第3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培养_第4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培养忻城县大塘镇中心小学二校区覃俊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总不忘加上一句:“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这句话几乎成了许多教师的“口头禅”,但学生知道如何预习吗?小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预习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数学书,学习时走马观花。那么,预习究竟是什么呢?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预习习惯呢?课前预习是学习活动的一个起始环节,许多教师心存疑虑:让学生自学数学书上所呈现的知识,会不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失去了新奇感呢?通过预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知识的结论,我们

2、的数学课堂还需要探索吗?而且预习后的课堂,教师又该如何处理呢?……这些现实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线教师所困惑、所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一、小学生数学课堂需要预习吗?现行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的特点,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重难点知识清楚、操作步骤清晰……还设置了“试一试”,“练一练”“议一议”等项目,可读性强;不少地方预留空口,让学生自己填空。这些教材与学生的互动便于学生看书吋集中注意力,增加思维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预习提供了较为有效的基础。这些教材与学牛的互动便于学牛看书时集中注意力,增加思维量,提高学生学

3、习兴趣,为学生预习提供了较为有效的基础。现实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在通过预习已经知道结果的情况下,没有耐心在课堂上听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为此,有些教师为体现数学课堂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愉悦的气氛,有意不让学生事先预习。课堂上把学生看成是白纸一张,什么都不懂,引导着学牛钻入一个又一个预设好的“精彩圈套”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这种课堂表面上教师引导点拨得热热闹闹,学生好像也是兴趣盎然,但实质上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教师表演”,以致于常有学生轻蔑地叫

4、嚷「'其实老师讲的我早已会了。”,而教师也常有在感叹:“就怕有学生会了。”实际上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牛的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实际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当今的数学教学中应提倡课前预习,而预习成效及引起课堂教学的新变化,可通过布置合理的预习任务、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创新课堂教学形式等途径来解决。二、小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预习效果1、预习任务要有“可操作性”预习要求是否明确、预习题是否方便学生展开自学、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直接影响

5、到学生预习的效果。我们在布置学生预习时,不能用通常的一句话,即“预习课本多少至多少页,”,也就是让学生看看书,预习的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具体,要求不清晰。导致学生思想不重视,行动不到位,预习层次不齐,大多敷衍了事,卬象不大,极少数较为认真。久而久之,学牛对老师布置的预习就无所谓了。2、预习问题的设计要有“点拨性”学生预习《最小公倍数》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了《最小公倍数》一课,你现在想求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生1:16和180生2:12和30。师:我们就选12和30这两个数,请同学们用预习

6、后的方法求出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教师巡视,学生汇报。方法一: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30的倍数有30、60、90、120、150……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60o方法二:……师: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生:我不明白,为什么把2、3、2、5乘起来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师:谁会解释?学生陷入沉思,教师出示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凭籍I口知的学习和新知的预习,对一些浅显的知识学生能自学并理解,对一些深奥的知识学牛能临摹但不解。教师就应在学牛汇报中充分“暴露”他们的“已知”

7、与“未知”,对学生已“漂口”的知识教师仅需“淡妆”与梳理,对学生尚“疑无路”的知识教师就需“浓抹”与点拨。3、预习作业要有“差异性”教师要承认学牛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牛的预习效果存在差异,对预习效果不要强求学生都到达相同的水平。对于后进生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实际能力,适当调整预习的要求,增加一些他们力所能解的问题;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适当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4、预习作业应注意“全局性”如何将预习和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使预习服务于课堂教学,除了要重视预习的反馈功能之外,关键还在于要将预习题与课时教案设计紧密

8、结合起来,将预习题作为教案设计的一部分,通盘考虑预习应达到什么目的、预习要初步解决哪些问题。只有这样,预习才能起到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又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作用。(二)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预习的方法也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数学。1、学会看重点、圈难点有些学生拿到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后,你问他看了些什么,他却什么也不知道,所以预习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