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如何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ID:32706814

大小:59.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4

如何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_第1页
如何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_第2页
如何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_第3页
如何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_第4页
如何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的,如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等。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功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拟订本标准:一、养成遵守课纪、认真学习的习惯1、上课预备铃响后,迅速进入教室,把有关的书、练习本、文具盒等整齐地放在课桌的右上角。安静地等待教师上课。2、上课铃响,教师走向讲台

2、,全体学生听口令起立,站在课桌的右侧,然后齐声向老师问好,老师还礼后,班长喊“坐下”方可坐下。3、上课期间,坐姿端正。听讲时,双手平贴于桌上,两脚平放、并拢,不得翘搭二郎腿,不得把脚放在椅子上,也不得将脚放在两行课桌走廊之间。4、上课时,不准喝水、吃东西,更不准随便讲话、下座位,严禁同学之间打闹或顶撞老师的现象发生。5、上课发言举右手(右手肘部枕在左手手指上,掌心向左),得到老师许可后方可站起发言。6、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认真做好笔记和课堂练习。7、课堂要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订正前一天作业上的错题。8、努力落实“八环节”学习方法: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认真

3、纠错、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二、养成排队的习惯1、升国旗、出早操、出课间操、上体育课时要排队。放学离校时自行车、步行的同学要分别排队。2、排队进出餐厅,自觉按照餐厅售饭窗口排队购饭,打水时要排队,站在安全距离以内。3、开会集合时排队入会场。4、排队进电脑、音乐、舞蹈室。5、排队时安静,不得讲话、吵闹、插队。三、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1、按时起床,不许早于起床时间喧哗,不许晚于起床时间以免耽误出操。2、按时静校。认真晨诵、午读、暮省。3、两休(午、晚休)铃响,迅速安静、休息。4、出入校门规范佩戴、出示学生证。四、养成爱整洁、讲卫生、注意仪容仪表的好习惯1、教室、宿舍内物品摆放整齐,教室内

4、课桌随时检查都要做到横看、竖看、斜看都成线。2、在校时间穿校服,衣服整洁,不留长发,不染发,不烫发,不佩带首饰,不穿拖鞋,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口红等,不披衣,不随地吐痰。3、保持环境卫生,不随地倒水。4、看到地上有纸屑及其它杂物要能自觉捡起来,丢进垃圾箱。5、不得在墙壁上、地上、桌子、椅子、栏杆、门窗上乱写、乱刻、乱画、不得用脚踢墙、门等。五、养成谦虚、诚实、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1、见到教师、长辈要主动问好,离家上学和离校回家要向父母、教师讲“再见”。2、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不得欺负小同学,不得讥笑别人的缺陷,不得给别人取外号。3、不骂人、不打架,不说脏话。4、进入办公室

5、应先报告,经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5、进别人家,不得乱翻乱动,不吵闹。6、同师长说话要站直坐正,说话声音适度。7、使用礼貌用语“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8、乘车时,主动给教师、长辈、小同学及其他老弱病残人及带小孩的人让座。9、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不打闹,不喧哗。10、谦虚、诚实、不拿别人的东西,捡到东西及时交还失主或交给老师。11、虚心向别人学习。12、勇于承认错误,并认真改正错误。13、不得在草坪内走动,要爱护花草树木。14、爱惜学校设施,损坏公物要赔偿。六、养成爱惜粮食、节约水电的习惯1、不偏食、不挑食,吃多少打多少,避免浪费现象。2、教室里、宿舍里要做到人走灭灯,关

6、电扇,空调要及时关闭。3、用完水后要随手关好水龙头。4、发现有浪费水电的现象,要互相监督,及时纠正。七、养成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条例的习惯1、不乘坐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车辆。遵守交通规则,行人、骑车要靠右边,不得在公路上乱跑、追打。2、不得在楼道、走廊内跑动,更不得追打。3、不得爬栏杆,篮球架、窗台等有安全隐患的设施。4、乘车要等车停稳才能上车,不得将头、手伸出车外,不得在车内打闹。八、养成爱劳动、爱锻炼的习惯1、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内劳动和力所能及的家务,养成爱劳动的习惯。2、坚持每天锻炼身体,认真上好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课,做好两操。   3、选好自己喜爱、有特长的体育艺术项目,努力掌握两

7、种体育技能、一种乐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