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单元检测卷一(第一、二单元)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单元检测卷一(第一、二单元)新人教版必修3

ID:32758373

大小:86.1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5

高中历史单元检测卷一(第一、二单元)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单元检测卷一(第一、二单元)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单元检测卷一(第一、二单元)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单元检测卷一(第一、二单元)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单元检测卷一(第一、二单元)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单元检测卷一(第一、二单元)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单元检测卷一(第一、二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战国时期君主为了获得智谋,对士人免去君臣之礼而行宾主之礼。有些君主拜名士为师,屈执弟子之礼。此现象说明()A.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视B.贵族垄断教育被打破C.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始形成D.教育奉行“以吏为师”解析:君主对士人行宾主之礼说明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故A项正确。答案:A2.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人生來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

2、育的资格C.从个人的道徳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D.通过礼仪教化,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解析:孔子、孟子、荀子在人性方面的主张不同,A项错误;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是孔子的主张,排除B项;通过礼仪教化使小人变君子是荀子的思想,孔孟二人没有这样的主张,D项错误;而通过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来建设理想社会是三人思想的共同点,故C项正确。答案:C3.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些思想家认为人性本恶。基于此认识,有人主张以礼乐來规范,也有人主张用法治来震慑。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孔子庄子B.孟子荀子C.荀子韩非子D.孟子韩非子解析: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且主张以礼乐规范,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

3、故C项正确。答案:c4.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D.理论认识应区别善恶解析:材料屮“在小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点明时间:这是春秋战国,从“私(偏爱)其所积……倚其所私”说明这个思想家不赞同从“偏爱自己平时积累的学识”角度,不愿听到对自己的非议,甚至不愿听到对与自己不同派别的赞美,树立门户之见,故旨在表达相互吸收、相互融通。答案:c1.儒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汉代儒学与孔孟

4、儒学的不同之处是()A.强调制度与秩序B.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重视道德与人伦D.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解析: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是汉代儒学的特点,不属于孔孟儒学,故B项正确。答案:B2.宋代理学家指出,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困厄万端;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但他们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英乐。这反映出宋代理学家()A.重视人的内在完美B.反对人对物欲的追求C.强调对物理的探究D.忽视道德教化的作用解析:依据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Z忧,便自得其乐”可知,宋代理学家重视人的内在完美,故A项正确。答案:A3.古代某学者说:“我今说个□□□□,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

5、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屮,此是我立言宗旨。”该学者和填入材料中“□□口□”里的文字最有可能是()A.董仲舒:天人感应B.朱熹:格物致知C.王阳明:知行合一D.顾炎武:经世致用解析:材料中“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反映出该学者先知后行、知行合一的思想。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答案:C4.程颠、程颐兄弟认为,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这反映出()A.理学有教人消极处世之意B.理学对修身养性的重视C.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D.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解析

6、:材料“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说明理学注重修身养性的调整,故B项正确。答案:B5.王阳明在《传习录》屮说,当一个人看见小孩子掉进井里而,必然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王阳明意在强调()A.格物致知B.内心反省C.心外无物D.天人感应解析:“一个人看见小孩子掉进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是有良知的体现,然后会促使他“恻隐之心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从而发明本心,故B项正确。答案:B1.下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屮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A.清代统治者最重视妇

7、女的贞节教育B.屮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C.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D.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解析:根据材料中节妇烈女人数呈增长趋势对以看出中国的主流思想由于受宋明理学的影响,到明清时期已经口益僵化保守,故B项正确。答案:B2.李贽的《藏书》是评述历史人物的著作。其中的《I比纪》部分,讲述的是朝代更替以及帝王个人活动。他将陈胜、公孙述(东汉末年军阀)等列入书中,且每篇都标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