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必修1

ID:32759154

大小:78.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学习总结网络构建•整体架构以王权为核心的分封宗法制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建立演变王位世袭制一匚地方皇帝制度:汉郡国并行77ZL_____中央西汉中外朝强化

2、ws-'丨:11:!宋分权、文官11j

3、1•1

4、1宋二府三司1111I1清设军机处专制达顶峰分封制:::!::严酷法律:!元行省制!!•1:!•1

5、1*1元中书省•11111i1I111:汉刺史制度东汉尚书台三公九卿宗法制唐节度使唐三省六部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t明废丞相设内阁A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总结•归纳整合呈线索梳器一、古代丞相制度兴废的主要历程1.秦统一全国后,在屮央设立三公九卿

6、,帮助皇帝处理繁杂的政务,由此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丞相制度。2.汉代因袭秦朝官制,汉武帝时起用布衣为相,同时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來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3.隋唐吋确立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4.北宋吋期以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丞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相权被分割、皇权加强。5.明朝:明太祖罢屮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丞相制度遂废。二、秦朝以来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和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1.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2.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随着王国势力的膨胀,威胁中央集权的加强,汉景帝至汉武帝时期,逐步削弱王

7、国势力,最终诸侯王的军政大权被解除。汉武帝时建立刺史制,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唐宋时期整体上实行道(路)州县三级制。1.唐朝中后期,地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导致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2.元朝创立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明初废行省、设三司,三司分别隶属中央有关部门。全面认识和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是指屮央决策方式,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率权,地方听命于中央。2.主要矛盾(1)皇

8、权和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2)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3.发展历程:起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朝,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4.演变趋势(1)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3)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5.特点(1)皇权至上。(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4)宣扬“君权神授”。(5)文化专制。(6

9、)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6.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1)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起了重要作用。(1)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专制主义空前强化,其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方法探究•触类旁通【典型例题】(2017・课标全国I,25)下表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屮元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

10、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答案C解析本题以图表形式呈现。图表纵向信息显示出从汉高帝到汉武帝,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由15郡发展到108郡、国,这反映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王国越分越小,地方郡、国数量增多,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从而使“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故C项正确。诸侯国与中央的矛盾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基本解决,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故排除B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图表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一般以统计表、柱状图、饼状图等形式作为载体,给出材料的出处、注释及提示语等而命制的

11、题型。主要考查学生从图表屮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分析概括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题技巧:四步法第一步:读图文,看求答抓信息。即抓住设问角度及题干中的有效信息。第二步:读表头看表注,抓住中心准确定位。即抓住表头、标注、图标反映中心问题。第三步:读内容逐项看,观趋势比差异。即抓住表格、图片中的细节信息,纵向看趋势,横向找差异。(注:表格类试题可将表格数字转化成折线图的形式,看特征、观态势。)第四步:甄别选项,史实验证排干扰。(1)依据图表时空限定排除表述错误的选项;(2)依据信息去掉表述不准确或绝对化的选项;(3)其余选项反向带入图表,仔细验证排除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