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ID:32760946

大小:59.3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5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一、教学情况分析:此课是本单元的表达交流活动课。高一的学生刚学完唐诗对诗歌的对仗有所了解,课前已布置学生收集公众场所的对联和对联故事。本课设计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合作练习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二、教学目标:1、感受对联的艺术魅力;2、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3、尝试对对联。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学对对联。难点:对联中有关平仄的要求。四、教学手段和方法: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合作练习教学媒体:电脑教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对联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发源于唐代的律诗。因为律诗的颔联和颈联是讲究对仗的,那时人们往往就

2、单独地把这两联拿出来创作,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之情。这种文字游戏人们觉得很有趣,于是对联就发展起来了。今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晩会,各地方电视台送春联成为晚会的一大亮点。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所以对联也走入了高考题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有关对联的知识。(-)欣赏佳联。1、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2、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3、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4、云水巴山雨文章金石声5、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洞中洞隐龙6、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魅MJ®,四小鬼鬼鬼犯边分析:1、你知道第一副对联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吗?明确: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采用了“谐音”修辞。2、

3、第二副对联相传是清朝大才子金圣叹因为文字狱被判斩,在刑场离别子女时所作。有两字也采用了“谐音”修辞,是哪两字呢?明确:莲,梨。对联表面的意思是写莲心之苦,梨核之酸,实际上是以“莲”谐音“怜”和“连”,寓含“可怜”“连累”之意;以“梨”谐音“离”,寓含“离别”之意。准确、形象的表现了父子刑场离别时的心情,是对偶精工,文辞优美的佳联。第一副对联叫作隐字联,第二副对联叫作谐音双关联。3、第三副对联又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呢?明确:顶真。所以它就叫顶真联。4、你们知道第四副对联是送给谁的吗?明确:巴金。他的名字嵌入了对联中,这就是嵌字联。5、你看出第五副对联的奥妙了吗?它写的是桂林名胜斗鸡山和龙隐洞。明确

4、:倒过来读也一样。这就叫回文联。6、第六副对联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据说它的上联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清政府和外国人议和时某外国代表想侮辱中国人民就挑衅地岀了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而清政府中地一位书记官义止言辞地对出了下联“趣魅四小鬼鬼鬼犯边”,打消了侵略者的狂妄气焰。明确:这是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字组成的对联,这就叫同偏旁联。(三)了解对联的要求。1、看一段相声《妙联迎春》,了解对对联的要求。2、讲解对联的要求。A内容相对:(1)上下联的词句要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2)上下联的内容要相反或相关。如相声中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H对苍穹;江山如画对大地皆春;春色满园

5、对瑞气盈门;千山尽秀对万象更新。B形式相同:[1]字数相等;[2]词性相同;[3]结构相同;[4]字不重复;[5]平仄相异;[6]仄起平落。先分析[1]—[4]如这副对联傍百年树读万卷书动数量名动数量名(动宾结构)(动宾结构)再分析[5]-[6],意思是偶字上下相对位置,要平仄相对,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上联末字要仄声,下联末字要平声。平声:阴平、阳平仄声:上声、去声、入声【普通话没有入声,古入声字分别读成阴平(如“屋”“出”)、阳平(如“国”“直”)、上声(如“铁”“北”)、去声(如“客”“绿”),有些方言述有入声字,如粤方言。入声字一般比较短促,有时述带辅音韵尾。】如这副对联室雅

6、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名形副形名形副形(主谓结构)(主谓结构)3、讲对联故事,强调对联中仄起平落的要求。从前,有一年除夕,衙门的衙役吩咐敲更的更夫把一副春联贴在闸门上。可是更夫不识字,不懂对联的平仄,将对联贴反了,上下联的位置弄颠倒了变成:盛世无须掩闸门太平不用敲更鼓上联末字是平声,下联末字仄声。大年初一,一位秀才路过看到了,就向更夫指出来。更夫央求他帮忙重写一副对联贴上,免得衙役责怪。那位秀才嫌重写太麻烦,就帮他出了个主意。你知道秀才出的主意是怎样的呢?原来他叫更夫将上下联的末尾一个字裁掉,这样一来,上联仄声结尾,下联平声结尾,倒成了一副六言妙联。盛世无须掩闸太平不用敲更百姓

7、们都夸这位秀才有学问。人群中有个土财主,目不识丁,他也怕自家的对联贴反了,就请秀才上门去看看。秀才一看,(你们看看这副对联有没有贴错)果然财主不学无术,把对联贴错了:(上联)积善家福寿无穷(平声结尾)(下联)发财户金银尽是(仄声结尾)财主一看秀才皱起了眉头,知道自己把对联贴错了。还没等秀才开口,他就自以为是地连忙学更夫把上下联末尾的一个字给去掉,结果门上对联就成了:积善家福寿无发财户金银尽这样一来,不但对联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