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教案一

景阳冈教案一

ID:32763973

大小:56.7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5

景阳冈教案一_第1页
景阳冈教案一_第2页
景阳冈教案一_第3页
资源描述:

《景阳冈教案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材分析】《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在这四部分中,第三部分是重点,前两个部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冈,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铺垫。课文

2、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学情分析】虽然大部分学生可能没有完全读过《水浒传》,但是武松打虎的故事却是耳熟能详。高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阅读名著的能力,但有时也会固囹吞枣,对于名著的语言不能好好品味。【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为主线,以教师顺势指导为辅线。利用精读课文中学会的阅读方法来解决课文屮出现的问题。在木节课的设计中,力求让学生通过训练,能快速地抓住课文重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教会

3、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木文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烘托、增色的作用。本节课注重了品析动词,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引导学生将这些词语内化。【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限期、吓唬、诡计、霹雳、酥软、踉踉跄跄”等词语。2・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体会其豪放、勇敢、机智的性格,并能讲述这个脍炙人口的故爭,从而进一步感受名著的魅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1.播放《好

4、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岀名著《水浒传》。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全班交流。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2.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节选自《水浒传》屮的课文《景阳冈》。(揭题板书:景阳冈)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思考: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耍求。(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彖,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设计意图:以歌曲导入,让学生很快地融入课堂情境中,并且木设计着力体现略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前的导语,

5、明确学习耍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咅,读通句子,思考阅读要求中的问题。2・小组合作,聚焦生字词。特别是理解文言文词语的意思。3.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划分段落结构,理清课文脉络。全班交流汇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归纳整理,相机板书:喝酒(1〜4)——上冈(5〜7)——打虎(8〜12)——下冈(13)[设计意图: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环节先通过学生之间的紧密合作,互相帮助,扫清朗读、字词障碍;然后再理清文章段落结构,从整体上把握学习重点,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三、直奔重点,紧扣打虎动作,感知武松特点。1.在描写“武松

6、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卬象?(生口由读)2.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3.体会三“闪”的妙处。抓住“闪”字体会武松的沉着机智、临危不乱。归纳“三闪”:老虎一“扑”,武松一“闪”;老虎一“掀”,武松一“闪”;老虎一“剪”,武松一“闪”。1.三“闪”之后,武松打虎还有哪些动作呢?从中体现了武松的什么特点?(“抡”“劈”“揪”“按”“踢”“提”“打”字字千钧

7、,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人形象。)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以守为攻”“转守为攻”的意思。“以守为攻”是为了避开老虎的风头,以退为进;“转守为攻”是抓住机会,勇敢反击。从中可以看出武松的机智勇敢。2.根据交流,重点品读相关的句子,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设计意图:作者在表现武松的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此环节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及其生动的表达效果,如“闪、抡、劈”等;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品读,让学生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四、学习其他段落,从语言、心理等感知武松特点。1.引生质疑:课文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