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2011年第3期

视野2011年第3期

ID:32788992

大小:57.7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5

视野2011年第3期_第1页
视野2011年第3期_第2页
视野2011年第3期_第3页
视野2011年第3期_第4页
视野2011年第3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视野2011年第3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视野2011年第3期教育德国“实践教育”有待提高编译王磊德国在经济上的成功带来了人们对教育的疑惑。一方面,德国的学校是输送劳动力的中坚力量,学校培养的学生有能力制造出全球热销的产品,使德国企业成为全球岀口王者。而另一方面,学生的学术成就却表现平平;国际学生能力评量(PISA)研究显示,15岁德国学生的阅读能力要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这个脑力愈来愈重要的世界里,德国企业的成功之道路在何方?答案在于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这样的方式可以为德国企业提供所需的劳动力,用以制造高质量的产品。在德国,10岁或11岁的孩子中有2/5会被选入就读高级中学。他们中的许多人最后会步入大学。那些没有进入

2、高级中学或者是其他差一点的学校毕业的学生,多数人最终会选择职业培训学校。这些培训学校的课程从园艺到玻璃吹制,涵盖了350种行业。学生们就读培训学校后会将时间分配在教室和工厂车间里。按许多公司老板们所说的,这种教学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们变得专业而且全面。由于德国的工作相当有保障,许多员工愿意花时间学习新技能;企业也愿意投资于教育员工,因为员工不太会离职。此外,德国基础教育也有改善。PISA研究于2001年首次发布,当时德国学生表现不佳,但过去几年则大幅改善。即使如此,这个系统还是有瑕疵,例如:有人认为一旦特定专业人才的需求减少,德国必须有更好的通才教育,让年轻人能转换跑道。更大

3、的问题在于,早期的筛选会舍弃出身贫穷和移民家庭的孩子,他们最有可能进入最差的学校而且失去岗位实践的机会。一定程度上由于这个原因,有大批的学生在能力评估中落在了后面,也解释了为什么德国学生的能力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最终使德国的经济受到影响。德国慕尼黑大学经济信息研究所的卢德格尔?沃斯曼因认为,预测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对比学生在科学、数学等各项学科中的成绩。他指出,德国学生的成绩预示着前景不容乐观。文化全球中文热:中文能否取代英文?编译王磊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要想发光发热,是不是先要学好汉语呢?近日,美国《新闻周刊》一篇署名约翰?

4、麦克沃特的文章回答说:不是,全球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将仍然是英语。传统的语言秩序不会被颠覆。语言盛衰,有迹可循?文章指出,无人否认强势语言与强势经济之间的联系。英语成为流行最广的第一大国际化语言,自然与英国这个“撮尔小岛”数百年的海外军事、领土、殖民三方面的扩张紧密相关,但也与英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经济扩张有着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非洲各国内部部落繁多,语言无数,常常为缺乏一个统一的“国语”而苦恼,但在东非,却有一种流行多国的语言一一斯瓦希里语,最初就是由在东非一带经商的商人传播开来的商业语言。反过来,弱势语言也与弱势经济相关。语言学家们认为,语言的灭绝与物种灭绝模式有许多相似之处,一

5、种语言在面临强大的外来语的威胁时,如果它没有足够多的年轻人口或在经济上能生存与发展的人口使用,它就可能被外来语所吞噬。同时文章也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被征服后,她的原始语言还是可以保留下来;人民虽苟活在异族的统治下,但还是可以用最传统、最熟识的方法沟通。举例说,蒙古人入侵中原,建立元朝,轻视汉语,却没有禁止汉人说汉语。换言之,也许中国有一天会“征服”世界,但并不代表汉语会取代其他语言,成为世上的唯一。西方一位语言学家说,衡量一个语言的强弱有三个指标:第一是人口,即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口数量,第二是典籍,即使用这种语言所产生的典籍数量,第三是经济实力,即这种语言使用者的物质财富数

6、量。谈到语言的“综合国力”,文章说,完全用经济因素来解释语言的兴衰强弱,又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如果彻底排除历史、文化、地理等诸多其他因素,你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德国、日本的经济实力远远超过西班牙,但德语、日语的国际普及度却不如西班牙语。一个国家仅仅通过“拼经济”所达至的单纯的经济大国地位,并不一定能够同时保证该国语言在国际上的强势地位。尽管国际上有着种种预言,称中国经济规模将在本世纪某某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汉语要取代英语成为第一大国际化语言,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因为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它的地位绝对是超然、不易推翻的。追源溯流,英语最初只是北欧日耳曼部族的语言,之后通

7、过活跃的殖民活动和先进的科技发明,英语被广泛传播,成为现今全球通用的语言。有统计指出,世界上60%以上的信件是用英文书写的,50%以上的报纸杂志是以英文报道的;目前互联网上85%的文字是英文;在联合国各种场合中使用的语言,95%也是英语,汉语的使用率只占到百分之零点几;在国外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基本没有使用汉语的。英语对其他语言文化的挤压是非常明显的。即使现今翻译技术不断进步,但这并没有减低英语的重要性。有语言专家指出,目前汉语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全球化背景下外来语的影响和冲击;信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