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相关性分析

变应性鼻炎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相关性分析

ID:32805388

大小:57.8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变应性鼻炎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相关性分析_第1页
变应性鼻炎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相关性分析_第2页
变应性鼻炎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相关性分析_第3页
变应性鼻炎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相关性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变应性鼻炎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相关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变应性鼻炎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相关性分析林群郑华婴陈颖黄少敏(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广东佛山528000)【摘要】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镇在2010-2012年期间中学牛流行调查结果中的280例变应性鼻炎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木组受检者实施气道反应性检测,针对变应性鼻炎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设立一组无鼻炎症状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哮喘患病率比较。结果280例变应性鼻炎受检者中,28例受检者在检气道高反应性过程中出现FEV1.0与PEF共同下降,下降的基础值约为20%以上,并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其中,受

2、检者中阳性检出率为22.3%0结论部分变应性鼻炎受检者会发展为哮喘,同时也是发生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因素。【关键词】变应性鼻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性分析【中图分类号】R76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133-02变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临床上主要是以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症状的鼻科常见病,有些受检者还伴有眼睛痒,咽痒等。过敏性鼻炎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发现,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有着密切的关系,曾有关报道指出:变应性鼻炎是与支气管哮喘共同存在的,支持同一疾病,同一气道。而临床研究证实气道高反应性作为支所管哮喘的主要特征,主

3、要采用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支气管哮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应变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此,在这里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2012年期间调查各中学学校的280例变应性鼻炎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的报道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280例变应性鼻炎受检者中,年龄在12-21岁,平均年龄18岁,男66例,女60例。受检者入选标准:本组受检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所制定的变应性鼻炎相关诊断标准;所有受检者均自愿同意配合诊断治疗,均无心、肺功能障碍,无意识障碍等。本组受检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

4、可比性。1.2研究方法以我镇在2010-2012年期间中学生流行调查结果中的280例变应性鼻炎受检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本组受检者实施气道反应性检测,针对变应性鼻炎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设立一组无鼻炎症状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哮喘患病率比较。1.3检测方法根据要求,医护人员要向受检者解释清楚有关的检测方法,并征得受检者同意,要求受检者要全力配合。在检测前,要根据试验要求,要求受检者在检测前的2・3天停止服用支气管扩张剂、类固醇激素、抗组织胺药物等。组织胺药物由上海丽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提供,气道雾化采用比利时COSMED肺功能仪给药法,运用肺

5、功能仪MS-PFT系统进行气道高反应性检测。检测指标:最大呼吸量、用力呼气容积。1.3检测步骤由于检测试验是以组织胺作为气道激发物,需要在检测前,科学配置药物,配制两种浓度的药物,分别为4mg/ml>32mg/ml,并置于冰箱内冷藏待用,整个过程要按照规范的实验操作规程实施检测。然后将患者的资料以及个人信息输入肺功能仪检测系统中,给予患者雾化前的FEV1.0与PEF值检测,将所测得的结果作为基础值,接着按照要求吸入不同浓度的胺药物,再对其FEV1.0与PEF值检测,检测过程中出现FEV1.0与PEF值下降,试验即停止,结果若为阳性,则说明支持存在气道高反应性。1.4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13.

6、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是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0.05o2结果2.1下气道反应性检查结果2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28例受检者在检气道高反应性过程中出现FEV1.0与PEF共同下降,下降的基础值约为20%以上,并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其中,受检者中阳性检出率为22.3%o另外,本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FEV1.0与PEF值下降15%-20%,阳性检出率为9.5%,24例出出现FEV1.0与PEF值下降小于10%-14%,另有62例出现FEV1.0与PEF值下降小于10%o2.2各组哮喘患病率有鼻炎症状组92.8

7、%,无鼻炎症状组3.5%,与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o表1各组哮喘患病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现代医学认为变应性鼻炎是鼻黏膜接触过敏原后所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该病的发生主要与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过敏体质密切相关,目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主要症状为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属于一种鼻科常见病。当前过敏性鼻炎已成为严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