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

ID:32831909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6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_第1页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_第2页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_第3页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_第4页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黄念祖居士一九八八年讲于北京居士林【如文殊般若经云:「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引证大智慧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智慧第一,所以大家朝五台,求智慧。智慧非常重要。文殊菩萨特别提倡念名字。大智慧的菩萨,才能体会到这。文殊般若经说,欲入一行三昧。一行,就是不二的行,不是又修修这,又修修那,又惦这头、又惦那头。很多人念著佛,心里还惦著道教,惦记著气功,种种种种,都是心里不专一。「一行三昧」,没有夹杂,很纯一。要入一行三

2、昧,什么叫一行三昧?怎么样去入呢?入的办法就是「应处空闲」,你应该把空的时间抓住,利用空闲的时间,今天歇班就是空闲时间,不要去遛市场,东转西转。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的「舍诸乱意」。空闲的时候,你坐下来,把乱七八糟的思想舍开,不要心猿意马。「不取相貌」,取相貌也就是观想,一行三昧不取观想。观想功德很殊胜,但是比较难。观想要求在定中,才真作观。心中不定,就观不起来,观不清楚。这是一行三昧,根本不取相貌,不要观了。「系心一佛」,就把心集中在一个佛上,不是一会念这个佛,一会又念那个佛,一会想往生,念阿弥陀佛,一会又有事想求观世音菩萨,一会又想财多,又念两句财神咒,这就不是系心一佛。真正闭关修

3、净土的人,只供一尊佛,就供阿弥陀佛,专一。「专称名字」就念名字,就念名号。可见大智文殊,专主持名。「随佛方所,端身正向」,净土宗主张面西,这是文殊菩萨教的。随著佛的方向端身正坐。这是为什么?这也为了使人摄心。有人问过善导大师,你干嘛要指方立向?不是执著吗?大师答:现在凡夫,指定方向,他心还不专呢!你不给他指定方向,那他心里头更专一不起来了。所以,就是要指定方向,佛在那方,就冲著那方,心身都专一了,就是这一个心了。「能于一佛念念相续」。能於一个佛一念一念相续了,你就能在念念之中见到三世一切诸佛。所以这是最胜方便,这个事谁都办得到。谁都有空,坐下来,杂事不想了,就念一个佛,老念,就这样

4、念佛,能见三世诸佛。(能够见到不等於说一定见到。你到底舍乱意舍得怎么样?能是有此可能,你要是这些条件都合了,决定能够做到。)为什么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跟念无量无边诸佛的功德没有两样?这又是华严的道理,一就是多,多就是一。这里头没有分别,龙舒净土文,说要念多少多少声阿弥陀佛,不必这么兜个圈,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念无量无边的阿弥陀佛,不但是阿弥陀佛,一切佛都包括在里头了。一就是多,是华严的道理。所以,华严是殊胜难懂。大包括小,须弥山包括芥子,都懂。芥子包括须弥山,这就不好懂了。多里头有一,无量中有一,一里头包括无量,包括无穷大,包括一切数,一里头有多,这又不好懂。多少万年里头有分有秒,

5、一秒钟里,有多少万年,这又不懂了。这都是华严的道理。因为用现在科学的话来说,空间、时间、和物质都是由於众生的错觉,是爱因斯坦的话。那有什么不可以?大的包小的,小的不能包大的,都是由於你的错觉,大小的概念,就是错觉。时间有长有短,是错觉。有物质,都说物质是现实的,科学家现已认为,物质5/5是错觉。所以这一段很好,引了大智慧文殊的教导,有人认为念佛很浅,谁都会念,这是愚夫愚妇的行为。那么文殊菩萨你能说他是愚夫?所以,我们是遵崇了大智慧的教导。净土宗就是持名,密宗讲持咒。诺那祖师说,一个修行人有两件事情不能忘掉,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能忘:一个是本尊咒,一个是你的种子字。至少要有一个不能丢

6、掉,随时随地都得有,都是一个道理。最殊胜的方便之门,大智慧的结晶。【阿弥陀经亦以执持名号,为往生正因,故知名字功德不可思议。】又引证《阿弥陀经》。《阿弥陀经》讲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念阿弥陀佛得到一心不乱,决定可以往生。(达到理一心,生实报庄严土,分证常寂光土;达事一心,生方便有余土;未证一心而信愿深切持名念佛者,生凡圣同居土)。故知名字功德不可思议。底下又引《华严经》两段文。【又如兜率偈赞品云:「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以佛作为境界,我就专念这境界。心要住一个境,有了心,相对就有个境。佛就是你相对的境,你专念这一尊佛。不是念这么一句,又

7、念那么一句。现在许多人喜欢杂,学了一个又学一个,这种方式不能专一。专一才能熟,东练一练,西练一练,什么都练一练,你就是什么也不熟。若能专念,而不休息,「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贤首品云:「若常念佛心不动,则常睹见无量佛。若常睹见无量佛,则见如来体常住」。】若时常念佛,自心不动,则常常看见无量的佛。念佛心中不动不摇,这个境界又高了。这个念佛心中,如如不动,就可以常看到无量的佛,没有数字所能表达出来的那么多的佛。常常看到这么多的佛,你就可以见到如来本体是常住的。以上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