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

案例: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

ID:32893982

大小:5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7

案例: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_第1页
案例: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_第2页
案例: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案例: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胡北科[导言]:在课堂,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答案提出了不同的认识和见解,你应当怎么办?也许会和学生一起去探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问题;也许会用自己正确的观点来进行覆盖;也许是你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不到位,反而是学生的见解迫使你去重新思考探索这个问题。这时,你就知道什么是教学相长了,你就知道教师主动进行实验探究的重要性了。[案情]:七年级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课上,复习了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和液体沸腾的特点:①温度达到沸点;②液体继续从外界吸热等知识后,我出示了一道习题:给大烧杯里的水加热至沸腾,

2、则小烧杯内的水………()A、同时沸腾    B、稍后沸腾C、不沸腾,水温总是比大烧杯中水温度D、不沸腾,但水温能与大烧杯中水温相同学生思考后,生A举手回答选D,理由是大烧杯内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小烧杯内水由于热传递最终会与大烧杯内水温相同,即达到沸点,但不能再吸热,所以不会沸腾。生A的回答由于与我事先的思路相吻合,得到了我的表扬。3/3此时生B举手了。“我认为应该选C(此时有些同学‘啊’了一声)因为小烧杯内水蒸发时要降温,所以温度总是比大烧杯中水的温度低,也就达不到沸点,不会沸腾。”我听了生B的理由不以为然,生C支持了我的观点,我还补充一了句;小烧杯内水温肯定会升到与大

3、烧杯里的水温一样高的。但生B还是不服气!下课后,想起生B满脸不解的样子,我与几位同事又讨论起了这个问题,几位老师的观点与我都相同,还叫我放心,肯定没错。听同事都这样说,我倒起了怀疑:生B成绩不错,平时爱思考,经常有独到的见解,难道真是自己思考问题不全面吗?我决定先动手做实验!一做实验,我才发现自己犯了个大错。实验结果显示:大烧杯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显示水温度为99℃,而小烧杯中的水温只能维持在93℃,且不沸腾。下午课后,我找了我班的科学兴趣小组(由生B和其他5位同学组成)重新探讨了这个问题,并和学生一起再次做了实验,实验结果与上午我的实验结果几乎相同。我与小组同学一起分析

4、了实验结果,得出了正确答案和合理解释,并因势利导地追问:小烧杯内的水温最终与大烧杯内水温相差这么,这个温差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了讨论,提出了温差大小可能与酒精灯火焰大小、与烧杯大小和水的多少有关等问题,并展开了方案设计、实验研究。先后改用三个头的酒精灯做实验,温差也有6℃左右,改用更小的小烧杯时,温差却只有2℃,将小烧杯改为小试管时,结果发现试管内水温几乎与大烧杯中水温相同,但就是不沸腾。同学们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对蒸发和沸腾的概念和特点又有了更深的认识。第二天上课时,我在课堂上纠正了昨天的错误,并对生B的大胆质疑,勤于思考的精神给予了表扬,生B脸上露

5、出了笑容。[反思与评价]:  教师在分析问题时,有可能会受定势思维的不利影响,考虑问题有时会不全面。我们只是认为小烧杯内水与大烧杯内的水会不断发生热传递最终温度会相同,却没考虑当小烧杯从外界(主要是大烧杯里的水)吸热与小烧杯内的水蒸发带走的热量达到热平衡时温度就不再升高,3/3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当我把我的实验现象与对实验的分析与同事交流后,他们表示很有同感。面对一些想当然的问题,教师往往会片面理解,而学生的大胆质疑往往给老师造成了挑战,教师要勇于迎接挑战,大胆探索,敢于勤于开展一些条件允许的实验,多查阅有关资料,要善于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很好地解决问题。  教学是师

6、生间平等的交往和对话,只有教师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培养与学生有话敢于说、敢于挑战标准答案、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