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ip模式对外语教学启示

第二语言习得ip模式对外语教学启示

ID:32933272

大小:58.3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7

第二语言习得ip模式对外语教学启示_第1页
第二语言习得ip模式对外语教学启示_第2页
第二语言习得ip模式对外语教学启示_第3页
第二语言习得ip模式对外语教学启示_第4页
第二语言习得ip模式对外语教学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语言习得ip模式对外语教学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语言习得IP模式对外语教学启示【摘要】IP是所谓第二语言习得的输入处理模式,它认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时往往首先处理必要的语法标记而将冗余的语法标记不做出任何处理。IP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在对待学生错误时,尽量忽略冗余语法标记缺失类的句子错误,较多地鼓励学生正常流利交际行为。教学中应该给学生的正负反馈有个均衡,以保证学生顺利发展交际技能和完整习得过程。【关键词】IP模式冗余语法标记语法错误【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21-021.引言第二

2、语言习得的理论发展仅有几十年的历史。很多语言学家认为输入作用不大。据此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外语教师在教学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学生的语法标记错误。?郵ed,?郵s忘了加在谓语动词后是很常见的问题。即使是外语教师也常常犯语法标记方面的错误。本文将介绍一些第二语言习得输入理论的近期成果并借此探讨语法教学与语言习得的关系、以及学习者对语法标记的处理过程。虽然语法教学在近几十年已经不占主导地位,但即便是交际教学法也不能回避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尤其是语法形式和意义的连接。可以说语言学习本身就是有关形式一一意义或者形

3、式一一功能的配置。在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时候,学习者是如何逐渐建立两者关系的呢?1.对语言输入的传统认识语言输入在行为主义看来是决定性的,而Chomsky的“刺激的贫乏论”否定输入的决定作用。但是Krashen更关注教学的输入,在他的监察理论体系里,提出'‘可理解输入”和教师作为“照顾者”在课堂中,按照学生的习得程度i,给与i+1的输入使其增进习得的过程(Krashen,1980)o这一输入假设影响很广但是得不到理论上和实证的支持,“可理解输入”有循环的论证的因素,而i+1则没有更加确切的定义(C

4、ook,2000)o怎么去衡量学生语言水平程度的i和输入的i+1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好把握这个尺度。它也没有回答人们在理解语言时是如何具体处理语言结构的。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看,在处理输入的句子时,由于我们的大脑难以同时记忆7个左右的信号,而句子一般都大于这个数,所以我们把句子按照语块的形式划分成语法成分,组合成名词或动词短语块,由此降低记忆负担至两三个成分。大脑工作记忆的功能原理就是把单词处理后使其组成一个一个的语法成分(Carroll,2000)o这样就得以顺利地完成长久记忆和理解。然而,这里

5、存在一个问题。语法成分对或语法与意义的连接在母语中是不言而喻的,是一种直觉(Ouhalla,2001)o第二语言习得者在没有这个直觉的情况下,他们对语法的分析(parsing)沿引怎样的步骤呢?1.冗余语法标记的心理处理过程根据VanPatten的IP模式(InputProcessingModel)(VanPatten,2007),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对输入的语言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时,会按照形式-意义的联想竭力去理解输入的意义。首先是认知加工和工作记忆帮助他们的理解,但由于不像操母语的人那样能即刻处理和

6、储存大量信息,他们会在输入处理时利用普遍语法,或者使用母语的语法分析办法。2.第二语言习得IP模式对外语教学的启示错误的语言形式在许多语言教师看来是教学的主要障碍。Brown(2002)列举了许多可选择的错误纠正办法,但特别强调教师的认知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保持一个度,使得学习者的错误既不会无限制地放任自流,也不会使学生受到挫败。其正确办法是,对学生的极度危害性错误,必须尽快纠正,而对于无关重要的错误可以视而不见,以便鼓励学生的交际热情。本文认为,结合IP的原则,对学生所犯语法性的错误,特别是简略

7、冗余语法标记后产生的语句错误,可以不予及时纠正,这样可以让学生自然习得语言,逐步建立交际能力,然后再重新组织自己的正确标准的语法形参考文献:[1]Brown,H.D.Principlesof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Carroll,D.W.PsychologyofLanguage[M]•夕卜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汤姆森学习出版社2000.[1]Cook,V.Linguistics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

8、on[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2]Corder,S.uErroranalysisv[J]・inJ.AllenandS.Corder(eds・)TheEdinburghCourseinAppliedLinguisticsVol.3.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74.[3]eorge,H.Commonerrorsinlanguagelearning[M].NewburyHouse,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