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络酮治疗39例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纳络酮治疗39例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ID:32936121

大小:55.7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7

纳络酮治疗39例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1页
纳络酮治疗39例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2页
纳络酮治疗39例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纳络酮治疗39例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纳络酮治疗39例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医院药剂科150030【摘要】目的:研究纳络酮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M7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资源的原则平均分为三组,每组39例。早期治疗组39例,在患者伤后3~12h内用药,0.3mg/(kg•d)静脉滴注,应用输液泵控制滴速;晚期治疗组39例,在伤后7~10d后用药;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结果:早期治疗组患者术后发牛呼吸异常、心律异常、脑水肿几率与晚期治疗组、对照组比较,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

2、时间、颅内压、GOS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结论:早期、足量应用纳络酮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效果好于晚期治疗,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尽早、早期、足量给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关键词】纳络酮;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给药【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133-01国内外有研究发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脊液中,β■内啡肽和强啡肽含量明显升高,并与患者的伤情预后有关[1]。纳络酮是阿片受体非特异拮抗剂,被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但纳络酮的使用时机、剂量、给药

3、途径各个报道说法不一。现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7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早期给药、晚期给药、常规治疗的方法分组,研究纳络酮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的117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均符合入选标准:①有明确头部外伤史,伤后24hGCS计分6~8分;②无多发伤和严重胸部、腹部合并伤;③无其他器官功能衰蝎;④无高血压病史;⑤无药物过敏或静脉药瘾[2]。入选的117例患者,男83例,女34例,年龄19-57岁。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平分为三组。早期治

4、疗组39例,其中男28例,女口例,年龄19-55岁;晚期治疗组39例,其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20~57岁;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9例,其中男30例,女9例,年龄19-56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三组患者都给予脱水、抗感染、对症常规处置。早期治疗组在常规处置基础上,在患者伤后3~12h内用药,给予纳洛酮0.3mg/(kg•d)静脉滴注,应用输液泵控制滴速,持续7~10d;晚期治疗组39例,在伤后7~10d后用药;对照组不给予纳洛酮,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手段,如脱水、抗

5、感染、急救对症处置。1.3观察指标:①生命体征:患者呼吸、心律的监测,呼吸>30次/min、心律>60~100次/min为正常;②苏醒吋间:GCS评分>14为清醒;③颅内压:颅内压:入院3d内未手术者行腰穿1次/d。测压吋用手指按住测压管上端端口,控制脑脊液流出速度,尽量缓慢放出,以防脑疝。手术者用颅压监护仪,般作硬膜外测压,需脑室引流者作侧脑室测压,取平均值反映颅内压情况;④头颅CT情况:入院第7天行头颅CT平扫复查,测量脑水肿带面积以确定轻重程度。CT片上水肿带宽度≤2cm者为轻度、2cm至小于1/2半球者为中度、&决;1/2半球者为

6、重度;⑤GOS评分患者3个月后评估GOS评分⑶。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早期治疗组患者术后发生呼吸异常、心律异常、脑水肿几率与晚期治疗组、对照组比较,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苏醒吋间、颅内压、GOS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详见表1。3讨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骤然受伤,患者机体突然释放大量阿片

7、肽进入机体。动物实验研究已经证明,内源性阿片肽对脑损伤的缺血、脑水肿的发生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抑制、组织由内源性阿片肽介导的脑损伤,是急诊外科救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且关系患者预后的重要关键[3]。纳洛酮为人工合成非特异性阿片类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阻止颅脑损伤后内源性阿片肽造成的脑损伤,对维持颅内压,改善脑水肿有重要作用。我院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过程中,早期、大量使用了纳洛酮,由对比可见,早期治疗组患者术后发生呼吸异常、心律异常、脑水肿几率与晚期治疗组、对照组比较,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吋间、颅内压、GOS

8、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综上所述,纳洛酮可以有效控制颅内压,抑制脑水肿,促进患者早期苏醒,改善患者预后。在急诊外科遇到垂型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