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

ID:32940032

大小:54.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7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_第1页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_第2页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_第3页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一、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

2、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后续的教学活动之中。可见,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对其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二、理清学生思维脉络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它下联的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并逐步形成知识脉络。'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这种思维脉络清

3、晰化,而理清思维脉络的重点就是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一)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起始点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紧扣的,并总是按照发生一发展一延伸的自然规律构成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或从已有的经验开始,或从旧知识引入,这就是思维的开端。从学生思维的起始点人手,把握住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逐步深入直至终结。如果这个开端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或思维特点,其思维脉络就不会在有序的轨道上发展。作为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必须从思维的,“发生点”上起步,以旧知识为依托,并通过“迁移”、“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流程清晰化、条

4、理化、逻辑化。(二)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此时教学应适时地加以疏导、点拨,促使学生思维转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三、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需要把面对的问题通过转化、分析、综合、假设等变化成已知的数学问题。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要依据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求同与求异、一般与特殊等思维方法。(一)分析与综合总的来说,思维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来进行的。所谓分析就是把已经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分解开来。分析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

5、由问题人手,逐层确定解决问题的条件。所谓综合就是把原来还没有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建立起来。综合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条件人手逐层确定能够解决的问题。恰当地采用分析或综合的思维方法,有利于沟通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建立起清晰的思维脉络。当然,根据具体问题将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更会提高思维的效果。(二)具体与抽象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发展学生思维的“着眼点”应放在逐步过渡上。教学中,结合知识内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例如:在教学'‘圆柱体侧面积”这一内

6、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将准备好的圆柱模型侧面剪开,并观察剪开后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的各个部分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出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思考、概括,不仅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圆柱体侧面积公式,而且培养了学生变抽象为具体的思维方法。(三)求同与求异有些数学知识之间既有差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恰当地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比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通过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不但使学生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发展了学生多极化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例如,"比较18

7、/35、6/11、3/5、36/67和12/23的大小,并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