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ID:32940237

大小:56.6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7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_第1页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_第2页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_第3页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_第4页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准确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改善课堂提问体系,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活动时间,减少无效、低效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数学化的层次和水平;注重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关键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

2、法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76-02随着教育理念的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大家需要解决的课题。《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数学课既要浓厚的'‘生活味”,也要有厚重的“数学感”。根据

3、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准确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那么究竟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教师创设的情境有效与否要看是不是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数学。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索的情境就是有效的情境。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情境中应目的明确。一节课总有一定的教学任务,需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包括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那么的教学情境也应着力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例如

4、:三年级的“面积的认识”一课,为了让学生学会用”观察、重叠、剪拼、数方格”的方法去比较两个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每组6人分别有2只信封,1号信封中有需比较的5组图案,其中前面三组可以用观察和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而后面两组只用观察和重叠的方法就很难一下子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了。所以教师在2号信封里放了尺、剪刀和一张有方格的透明纸。告诉学生”当我们需要帮助时就可打开2号信封,看看哪组小朋友能不利用2号信封中的工具就能比较出它们大小了”。这个操作的情境,不仅符合学生好胜的心理,而且让学生小组操作,协同探索,学生都主动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

5、生活到处都有数学,把教学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六年级“工程问题”课始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看录像:小明来到文具商店,各种文具琳琅满目。他来到铅笔柜台前,自言自语地说:“我身上带的钱可以买3支。”又来到橡皮柜台处,自言自语地说:“我身上带的钱可以买6块。”营业员阿姨听见了,建议道:“小朋友,你可把铅笔和橡皮作为一套来买啊!”小明高兴地说:“

6、就这么办!”看完录像后,让学生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小明带的钱,单独买可以买3支铅笔或者6块橡皮。现在如果买1支铅笔和1块橡皮这样的一套,可以买几套?”因为没有现成的解题方法供学生选择,但却是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学生就会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调动自身的生活与知识经验努力去寻求解决的方法。2.改善课堂提问体系,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基础,它对学生知识的获取、应用、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

7、的一种活动。动手操作的要有效,教师要做好以下两方面: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其方向决定于教学目标,其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一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①用什么办法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②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若失败了,再试,反复试,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总结。最后重点回答上面的第二问。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体验,激烈

8、的争论,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得出不变的有:体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