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效果初评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效果初评

ID:32950668

大小:56.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效果初评_第1页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效果初评_第2页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效果初评_第3页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效果初评_第4页
资源描述: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效果初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脑动脉瘤破裂岀血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效果初评李丰(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云南蒙自661100)【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预后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76例,将其按奇、偶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方法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牛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o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牛率相比较:

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o结论:将血管内栓塞方法应用于脑动脉瘤破裂击血患者治疗中,其具有微创手术特点,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牛几率,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开颅手术;血管内栓塞;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65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109-02脑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管壁囊性膨出所致,是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首位病因[1]。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激动或劳累时突发恶心、呕吐、头痛、意识障碍、颈项强直等症状,若出血量

3、较大时,脑部组织可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血肿,从而导致患者死亡。目前,临床多主张急性期内即给予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其不仅可预防脑动脉瘤再次破裂与出血,而且也可防治术后发牛脑血管痉挛等严重并发症。为了探寻治疗该病症安全、有效手术方法,木文选取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38例,采用血管内栓塞方法治疗,效果颇为明显,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76例,将其按奇、偶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3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在32

4、〜76岁,平均年龄为48.6±3.8岁。3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9例,女9例;年龄在35〜72岁,平均年龄为48.3±3.6岁。入选标准:临床明确诊断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在知情下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实验患者;首次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排除标准:二次或二次以上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构成比相比较,均具有良好的均衡性(P>0・05),其相关资料具有可比性。1.2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方法治疗:术中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患者取平卧位,患侧股动脉穿刺置入

5、5F导管,在微导丝辅助下将微导管送至动脉瘤内,经造影证实无误后,选择合适可解脫螺旋圈依次进行栓塞,至瘤腔致密填塞完成止。再次行动脉造影,证实载瘤动脉无闭塞或挤压后,解脱最后螺旋圈,撤出导管与导丝,局部加压包扎。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治疗:麻醉方法同观察组。采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分离外侧裂,开放鞍上池、颈动脉池等,显露出动脉瘤颈,用瘤夹夹闭瘤颈,确定载瘤动脉无闭塞或挤压后关颅。1.3评价指标(1)采用GOS预后评分量表对患者手术效果进行评定[2]:优:患者恢复良好,可正常生活。良:患者轻度残疾,可独立生活

6、。可:患者重度残疾,日常生活需照料。差:植物生存或死亡。优良率计算方法:优率+良率。(2)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相比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lo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V0.05,详见表2。3.讨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在神经外科临床上是

7、急危重症之一。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随着颅内压增高及小血栓形成,患者可暂时出现出血停止或出血量减少等现象,但随着脑血管痉挛发生,及载瘤动脉血压升高,则会加重出血倾向,将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笔者认为在可能情况下应及早给予患者行手术治疗。开颅手术虽然可对动脉瘤进行有效夹闭,但其对机体创伤较大,加之术中对脑部正常组织牵拉,会引发患者术后出现脑积水、脑梗死等诸多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效果。近些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介入栓塞术已经逐渐应用于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治疗中,介入栓塞治疗是在对患者行股动脉穿

8、刺后将可解脱螺旋圈依次填充至瘤腔,手术操作简单,对机体创伤程度较轻微,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3]。不过笔者从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在行手术操作时,术者在选取第一个可解脱螺旋圈时,螺旋圈直径应超出瘤腔测量值约1mm左右,以促进瘤腔内血栓形成及瘤腔变形,从而达到有效止血效果。另外,对于脑血管痉挛较重患者,微导管难以置入时,应采用经微导管向血管内注射罂粟碱10〜方法,在载瘤动脉得以有效扩张后,再置入微导管,则可达到顺利送达的目的。综上所述,对于脑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