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双及物构式语义多样性探究

英语双及物构式语义多样性探究

ID:32963020

大小:56.3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8

英语双及物构式语义多样性探究_第1页
英语双及物构式语义多样性探究_第2页
英语双及物构式语义多样性探究_第3页
英语双及物构式语义多样性探究_第4页
英语双及物构式语义多样性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语双及物构式语义多样性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英语双及物构式语义多样性探究摘要: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双及物构式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一直成为语言学家争论的焦点。本文主要从构式语法的观点出发,探讨英语双及物构式的语义多样性及对外语教学的实践意义。关键词:双及物构式语义原型1.理论基础构式语法理论认为,语法结构式独立于词汇语义规则之外,有独立的意义(张伯江,1999)oGoldberg(1995)界定了构式的含义,即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用法的匹配。构式具有独立于其构成成分特征的意义,构式意义大于构成该构式的各成分之和。构式范畴表现出典型性效应,其成员由处于中心位置的典型成员和一系列处于边缘位置的非典型成员构成,构式范畴中其

2、他成员为其典型成员的隐喻或转喻拓展,或者说各个非典型成员通过这种那种的遗传关系和典型成员相联系。双及物构式表现为VNN的句法结构,它表示'‘施事将受事成功地转交给与事”。依据构式语法,我们可以解释含其他动词的VNN构式的具体语义特征,同时也能解释一些动词进入VNN构式的被赋予的意义。我们认为,构式语法更具解释性,能较充分地解释VNN结构的语义。双及物构式是以现场转交为原型建立起来的范畴,动词give和构式义刚好重叠,以它们为谓语动词的双及物句子是该构式的核心成员。2.构式语法对双及物构式的语义分析2.1英语双及物结构的构式义Goldberg(1995:4)对构式的定义为:假如说C是一

3、个独立的句子,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而且无论是形式或是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句式推知构式语法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即使在具体的词语缺席的情况下也具有与形式相应的意义和语用功能。在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下,Goldberg将双及物构式定义为:ditransitiveconstructionstobedirectlyassociatedwithagent,patientandrecipientroles(双及物构式与施事,受事,接受者直接关联)。如下图所示:一个构式的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是无法从构式的各个组

4、成部分的相加加以预测的。VNN就是这样的一个构式:ChrisbakedPatacake.(Goldbergl995:34)Hewhisperedthewomanthenews.(Goldbergl995:MarygiveJoeakiss.(Goldbergl995:141)不知道其构式意义,对上述之类的说法,即使知道了全部单词的意义也还会弄不懂。Goldberg通过对大量句子的研究,概括出了他的构式意义是:施事者(Agent)的行为致使客体向接受者成功转移,其中心意义为成功转移。如:TessgaveBillabike.这个结构中,Bill最后必须拥有“自行车”。这就包含了语义结构“X

5、通过V致使Y拥有Z”o徐盛恒(2001)通过对句子的观察,概括出双及物的构式意义是:施事者通过V的行为和V的展开方式让N领有N2。徐盛恒(2001)通过对句子的观察,概括出双及物的构式意义是:施事者(N(=S))通过V的行为和V的展开方式让N1领有N2。他举例说serveJacktea,Pourmeadrink,savemeaseat,sendJackacopyoftheletter,都明显表现出这样的语义特征:通过serving/pouring/saving/sending,让N1领有N2OS让N1领有N2体现为施事者的“给予”,所以这一构式意义也可以简称为“给予”,这与张伯江(1

6、999)认为现代汉语双及物构式,其语义核心为“有意的给予性转移”是一致的。2.2双及物构式的语义原型双及物构式的语义是一套以实体成功转移到接受者为中心意义的相关意义系统,它具有语义的多义性(Goldbergl995)0成功转移(actualsuccessfultransfer)被视为该范畴的原型,即中心意义:而义务转移(obligationoftransfer)、否定转移(ncgatjonoftransfer能力转移(enablementoftransfer)、意图转移(intentionoftransfer)则为英语双及物构式意义范畴的边缘成员,均从中心意义衍生而来,各成员之间具有

7、家族相似性。Goldberg(1995:35)认为:“Give”是双及物构式的原型,因为它的词汇意义与构式语义相类似,在汉语界,贝罗宁、张伯江等人也都证明了“给予”意义是双及物的基本语义•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动词意义是决定双及物表达式的核心并且将双及物动词分为三类:第一类,显性给予义动词,如give,hand,offer,lend,等等。第二类,隐性给予义动词在双及物构式中,这类动词通过隐喻或转喻机制隐含"给予"义。如:tell,teach,pr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