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的探讨王英

急诊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的探讨王英

ID:32978663

大小:57.9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8

急诊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的探讨王英_第1页
急诊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的探讨王英_第2页
急诊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的探讨王英_第3页
急诊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的探讨王英_第4页
急诊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的探讨王英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诊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的探讨王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急诊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的探讨王英王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急救中心新疆83000摘要:目的:探究安全质量小组在急诊内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建立前后不良事件发牛率、患者满意度、投诉率进行比较。结果:建立安全质量小组后与建立前相比,3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关键词:急诊内科;安全质量小组;满意度;护理引言近年来医患关系处于紧张的状态,并有逐渐严重的趋势。急诊内科的发展虽处于未成熟阶段,但在对患者的紧急救护中急诊科起着先锋的作用。面对大量患者的紧急救护,随时都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牛。所以

2、需要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刻注意护理的规范性,重视安全问题。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4年8月于我院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建立护理安全质量小组作为实验组,2012年7月〜2013年8月于我科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安全质量小组人员共12名,均为我科护士,性别均为女性,年龄22〜43岁,平均(32±5.4)岁。在原有护理工作基础上,护士长任命为安全质量管理小组组长,护丄长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人员管理能力,有护士长对人员进行分工分配。分工包括病房管理2名、急救用品检查

3、2名、日常护理检查2名、护理能力测试2名、重症、特殊患者护理检查2名、护理文书规范性检查2名。2、研究方法拟定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规范性制度,小组成员履行各自职责。2.1病房管理:以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为参考,对病房卫牛进行定期检查,询问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将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2.2急救用品检查:以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置顶的急救用品检查制度为标准。小组每半月全面检查一次我科急诊常用器械数量及完好性。期间不断加强对护理人员急救意识的培养。将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记录标明吋间,冋馈护士同时,上交组长一份。2.3日常护理检查:

4、与前两组同样每半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护理级别的准确性、操作中出现的失误、患者用药及药量是否遵循医嘱、患者体位的舒适度、对患者护理情况的记录的及吋性及准确性、对行动不便患者的生活护理情况等基础护理的质量进行检查。将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标明时间冋馈给对应护士,同吋上报组长一份。2.4护理能力测试:测试标准依据《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流程及评分细则》。对护理人员每半月进行护理技术抽查考试,对新入院的护士进行护理能力培训,达标后上岗。将测试中体现出的弱项记录并冋馈,组长分配人员组织擅长相应项目的护士进行统

5、一培训。2.5重症、特殊患者护理检查:以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拟定的制度为标准。对重症、特殊患者的护理每半月全面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特级护理的--对一护理、对每位患者的护理计划、患者的床褥质量以及日常护理中需检查的内容。发现并向护士指出问题,同时向组长提交记录。2.6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每半月对文书质量做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交班记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书写的规范性等[1]。在总结中组长对各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意见后,进行实施。在下次检查中做为重点检查项目。二、结果在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建立一年后

6、对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不良反应率及投诉率与为建立小组前进行对比。1、满意度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8.6%升高至9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2、不良反应率统计不良事件的类别及数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数据见表三、讨论由数据可见,建立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小组后与未建立吋相比,不良事件发生、投诉率均有下降,患者满意度也有上升。在建立此小组对急诊内科的护理工作起到了促进的效果。由科室护士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使护士长及护士在检查中更能了解自己的职责。各项指标的定期检查、护士

7、技能的定期测试使护士的警惕性保持在高度警惕的状态,逐渐了解工作中的注意事项、积极学习自身薄弱的知识。使护士了解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在护理过程中主动的预防并采取措施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加强对急救器械的管理,能够保证急诊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建立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小组能够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升高、减少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的失误、加强护士工作时的警惕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对患者认真负责的态度,使患者能够理解护士在忙碌出出现的一些错误,能够尽量的避免纠纷,减低患者的投诉率[2]。四、急诊内科护理不安全

8、因素分析1、生物、化学因素在进行急救作业和护理过程当中,吋常会接触到具有传染性的患者,如患者的血液、分泌物、体液和有毒气体等,因为疾病没有进行明确诊断,而在急救过程中又不知道患者的具体情况,也就增加了医护人员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所以急诊护士成为了潜在感染的高危群体。而医院常用的一些消毒剂,像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戊二醛等又会对呼吸道、皮肤、黏膜产生刺激作用,受到刺激会有头痛、咳嗽、胸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